[实用新型]续热用锅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000.9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0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仕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应;吴兰柱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续热用锅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涉及一种内锅可于外锅断电或离火后还能在外锅内部继续加热的锅具。
背景技术
传统离火续煮的锅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示,包括一外锅、及一置入外锅内的内锅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锅的锅底周边设置数个L形固定片,再以螺丝将聚热圈与L形固定片锁固结合,该聚热圈与锅底保留一小间隙,使聚热圈的热源不会直接传导至内锅。当内锅离开火源置于外锅内后,还可由聚热圈储存的热能对内锅里的食物续煮。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595413「焖煮锅之结构」、公告日2004年6月21日。
专利文献1的问题点在于,内锅必须先在火源上方加热后至聚热圈通红后才能置入外锅内续煮,在移入外锅内的过程中必须非常小心,以避免内锅底部的聚热圈烫及它物。其次,外锅内部并无加热装置,因此保温、续煮时间仍然有限。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能直接在外锅内直接加热后再续热的锅具,便成为本新型欲解决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续热用锅具,以使除了内锅在外锅内直接加热并可续热的实施方式外,也能保有内锅在瓦斯火源上方加热后再移入外锅的实施方式,让平时二实施方式能共存,而使用时依需要而择一实施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续热用锅具,包括:一外锅(1);一设于外锅内部底面下的加热装置(2);一能置入于上述外锅(1)内的内锅(3);及一结合于内锅(3)底部用于续热用的聚热块(4)。
前述的聚热块(4)本体具有与加热装置(2)形状对称的穿槽(41),且周边凸设有数个扣件(42)可供聚热块(4)作为支脚而置于外锅(1)内部,并使加热装置(2)正好导入于穿槽(41)内并触及聚热块(4)及聚热块(4)顶面置放的内锅(3)底部。
前述的聚热块(4)具有数个扣件(42)能与内锅(3)底部外缘所设置的数个导沟(31)产生卡合关系,使内锅(3)底部与聚热块(4)保持间距而能置于外锅(1)内的加热装置(2)上端。
前述的加热装置(2)是由可设定加热时间、温度、及通电后能生热的电热丝所构成,并由支架(21)的支撑而与外锅(1)内部底面保持间距。
前述的扣件(42)是设置在聚热块(4)周边朝轴向凸出的竖片(43)及结合在竖片(43)末端部朝径向凸出的卡块(44)所组成;所述导沟(31)是由直沟(32)、及与直沟(32)连通的横沟(33)所组成;前述卡块(44)能由直沟(32)导入后再移动至横沟(33)内。
根据上述续热用锅具,所述导沟(31)呈L形。
根据上述续热用锅具,所述导沟(31)呈T形。
根据上述续热用锅具,所述导沟(31)呈的横沟(33)环绕整个内锅(3)外缘形成环形。
根据上述具有续热效果的锅具,所述直沟(32)上端转入横沟(33)的入口角隅位置设置朝上凸出且用于防止扣件卡块(44)逆向导出的小凸块(3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保温外锅(1)内部底面下设置电热式加热装置(2),及内锅(3)底部设置具有续热用聚热块(4),将前述内锅(3)置入于保温外锅(1)内,使聚热块(4)与加热装置(2)共构设置的实施形态是往昔所没有的,换言之,将聚热块(4)与加热装置(2)共构设置在内、外锅(3、1)之间,以对内锅(3)中的食物进行续煮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首创。
2.聚热块(4)以扣件(42)做为支脚置入外锅(1)内部后,内锅(3)便能置于聚热块(4)顶面,并由加热装置(2)的加热而直接于外锅(1)内加温;当加热装置(2)停止加热后,内锅(3)仍可通过聚热块(4)储存热能而对食物续热,故可免除移动内锅(3)的麻烦,且具有节省电能的功效。
3.当停电或不使用电能加热时,聚热块(4)也能由扣件(42)结合于内锅(3)底部,然后在火源上方加热至炙红后,再连同内锅(3)一起移入外锅(1)内,并置于加热装置(2)上,同样也能达到对食物续热的功效。
4.内锅(3)的导沟(31)呈L形,能使聚热块(4)的扣件卡块(44)以一个方向导入横沟(33)内;导沟(31)呈T形时,扣件卡块(44)能以二个不同方向导入横沟(33)内;当横沟(33)环绕整个内锅(3)外缘形成环形,扣件卡块(44)能以二个不同方向导入横沟(33)内、且能在环形横沟(33)内持续旋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组合后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仕,未经张明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播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微机械结构体系统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