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770.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修 |
主分类号: | H02M5/36 | 分类号: | H02M5/36;H02M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510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高压 直流 输入 旋转 循环 变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循环变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H02M5/00“交流功率输入变换为交流功率输出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关于循环变频器,现有技术中有静止和动态变频的两种。静止的现有高压大功率变频装置结构较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晶体易击穿或烧坏。整流桥整流在经可控硅-晶体管-场效应管、其中一种管作导电和阻断电流连续循环而实现变频,有管压降耗能,其耐压越高,造价越高。动态的有古典旋转式变频装置,它利用电机驱动交流发电机发电,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变频。同功率接近从建发电厂的造价,因此早已被淘汰。ZL98232681.5中描述的旋转循环变频器,采用三相380伏输入输出三相变频,没有单向高压交直流电输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包括电机、容器、支架、转轴、转轴上的轴辊,在支架上固定电机的绝缘槽,支架的两端分别装有大半环,电机的一端连接绝缘转轴及绝缘凹槽,转轴的另一端为通电的轴头,转轴的轴辊上车有凹槽间隔,分别设绝缘弧面和导电弧面。轴辊下部对应电刷,电刷的下面安装有两个弹簧。容器中装有绝缘液体,容器底部设绝缘凹槽,支架底部放入容器内绝缘凹槽内,支架内设有绝缘凹槽,所述电刷及电刷下面的两弹簧放入支架内的绝缘凹槽里。支架一端、大半环下方、设有一外接线点。电刷上设有外接线点。
本实用新型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灵活,变频范围不受限制,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绝缘转轴,3、大半环,4、绝缘弧面,5、导电弧面,6、大半环,7、通电轴头,8、外接线点,9、外接线点,10、电刷,11、支架内绝缘凹槽,12、容器底部绝缘凹槽,13、弹簧,14、弹簧,15、容器,16、绝缘液体,17、绝缘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单向高压交直流输入旋转循环变频装置,包括电机1、容器15、支架、转轴、转轴上的轴辊等部分。支架上固定电机1的绝缘槽17,支架的两端分别装有大半环3和大半环6,电机1的一端连接绝缘转轴2及绝缘凹槽12,转轴的另一端为通电的轴头7,转轴的轴辊上车有凹槽间隔,设为绝缘弧面4和导电弧面5,转轴辊上车出的凹槽间隔可在一到十万,根据需要车出多少数量,或添充绝缘体。轴辊下部对应电刷10,电刷10的下面安装有两个弹簧13、14,支架内设有绝缘凹槽11,电刷10及电刷10下面的两弹簧13、14放入支架内的绝缘凹槽11里。支架上的一端、大半环6的下方、设有外接线点8;电刷10上设有外接线点9。容器底部设绝缘凹槽12,支架底部放入容器内绝缘凹槽12内。容器15中装有绝缘液体16——油。工作时,转轴辊面4、5压柱电刷10,将支架上两端的大半环3、6套卡在转轴上所对应的槽里,把电机1装入支架固定电机的绝缘槽17内,电机轴穿入绝缘转轴及头凹槽2,支架外接线点8接上电线,电刷10外接线点9接上电线,放到容器15外与即将变频的电源串联起来。支架底部放入容器15内的绝缘凹槽中,倒入绝缘液体油16。先给电机1输入电,令其转动起来;电刷10连续刷过转轴辊上的导电弧面5和绝缘弧面4,即导通和阻断电流。再由绝缘液体油16、转轴辊面和电刷接触,间隔空气绝缘,即得以实现高压变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修,未经杨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波段结构的胸罩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壁电动抛丸除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