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煎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151703.X 申请日: 2007-06-22
公开(公告)号: CN201049068Y 公开(公告)日: 2008-04-23
发明(设计)人: 魏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 魏红燕
主分类号: A61J3/00 分类号: A61J3/0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慧
地址: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中药的器具,尤其是一种用陶瓷或不锈钢制成的中药煎杯。

技术背景:

煎药时经常发生的一个状况就是“糊锅”.“糊锅”顾名思义就是指药锅底部的药液变成糊浆状态,通常是因为方剂内有些药材含有树脂类及粘性物质等,而这些药材未用布包包扎,直接散布于煎锅内,经由高温煎煮而形成的.糊锅除了会降低疗效之外,也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最好不要服用.

包煎,即是用纱布或薄白布袋将药物包裹后,再与其它药材一起放入药锅煎煮的特殊方法,有三个特点:(一)有益于体细质轻的药材充份煎煮.

有些体积小,质量又轻的药材,如菟丝子,车前子,葶苈子,海金沙,蒲黄,百草霜等,因颗粒细小,浮力大,若不用包煎,将难以沉入锅底,充份煎熬,而悬浮于汤液表面,煮沸时会溢过煎锅,煎煮完毕后,也难以过滤药汁.如果采用包煎法,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二)预防动植物绒毛混入药液,引发副作用.

有些动植物药材因含有特殊的绒毛或其他杂物,如不经包煎手续,服用时会刺激咽喉及消化管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如旋覆花,枇杷叶,毛燕,鸬鹚涎等.其中旋覆花为头状花序,含有许多白色冠毛;枇杷叶背后有棕色细毛等,这些物质在煎煮过程中,很容易脱落而混入汤液襄,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另外鸬鹚涎带有很多未消化的鱼骨刺,鳞片等,这些难以消化的杂碎物质如不经包煎而直接混入药液中,服用时必会刺伤食道及胃肠道.(三)防止药汁糊浆化或混浊不清.有些药材含粘液质,胶质,如白粳米,葶苈子,车前子等,若不包煎而直接混入汤剂煎煮,不仅容易造成药汁糊浆化,也为焦粘锅底,影响煎毕取汁的工作.此外,如夜明砂,晚蚕砂,赤石脂,白石脂,淡秋石,飞滑石,灶心土及六一散,鸡苏散,碧玉散等中药材(散)或许会含有泥砂等其他异物,杂碎,如不经包煎手续,往往遇水则糊,使药液混浊,影响汤剂质量.

包煎药材时,通常不宜捆扎太过紧密,亦要用较大布袋装药材,并务求宽松,否则药材遇水膨胀,紧撮成一堆,药汁就难以煎出来,影响疗效.

传统的包煎过程中,如果想翻动一下布袋,让药材能更好的煎煮,则需要打开锅盖,用竹筷等工具翻动布袋,锅内的高温、沸腾产生的热气很容易烫伤手的皮肤,而且煎煮完成后在布袋内的药材中往往还含有很多药汁无法食用,若不能挤出,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药材的疗效,造成对药材的浪费。

传统的煎锅容量也较小,对有些时候要一次煎煮较多药材时,就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自由翻动布袋,且能方便的挤压出药材内的药汁的大容量的中药煎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煎杯,主要由杯体、杯盖、杯体把手、杯嘴、纱布袋、布袋固定杆、布袋挤压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杯盖位于杯体上方,杯盖上设置有杯盖把手,杯体把手位于杯体右侧,杯嘴位于杯体左侧,杯盖上还设有挤压管螺纹连接孔,布袋挤压管安装到杯盖的挤压管螺纹连接孔上,布袋固定杆插入到布袋挤压管内,布袋固定杆底部固定有纱布袋。

所述的杯盖上还设有通气孔。

所述的布袋挤压管与杯盖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布袋固定杆的直径比布袋挤压管的内径略小。

所述的布袋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一环形凹槽。

所述的纱布袋通过细绳固定到布袋固定杆的环形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器具相比,其突出优点是:采用圆形杯体结构,煎杯容量大,采用较大的布袋,解决了大量药材一次煎煮的问题,且能够任意翻动杯内煎煮的纱布袋,在煎煮完成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挤出药材中的药汁,使药汁中不含有药渣,且药材的药效能更好的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杯体1、杯嘴2、杯盖3、杯盖把手4、布袋固定杆5、杯体把手6、布袋挤压管7、纱布袋8、通气孔9、挤压管螺纹连接孔10、细绳11、环形凹槽12。杯盖3位于杯体1上方,杯盖3上有杯盖把手4,通气孔9和挤压管螺纹连接孔10,杯体把手6位于杯体1右侧,杯嘴2位于杯体1左侧,布袋挤压管7安装到杯盖3的挤压管螺纹连接孔10上,布袋固定杆5底部有一环形凹槽12,纱布袋8通过细绳11固定到布袋固定杆5的环形凹槽12上,布袋固定杆5插入到布袋挤压管7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红燕,未经魏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