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抽取风扇的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338.0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应麟;余宗兮;杜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取 风扇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技术有关,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以解决如CPU等电子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能问题的散热装置,并具有可抽取的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中央处理器(CPU)在计算机中更是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计算机内的中央处理器等高发热量的电子组件在运作中,会产生高热量而必须对其作进一步地散热工作,因此,于中央处理器等发热源上加装散热装置早已为相当常见的技术手段之一。
而一般的散热装置,除了以铝或铜等材质制成的散热本体与散热鳍片外,更会加设风扇来提供空冷散热效果。然而,以往的风扇多是锁固于散热本体或散热鳍片一侧处上,故当计算机在运作的过程中,若风扇临时故障或失效,必须先将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始可对所述风扇进行更换,尤其在工业计算机上,其机壳的拆装相当不易,且无法任意关机,故若欲更换工业计算机内的风扇,不仅不便也将造成困扰;另,风扇在计算机内部长时间的使用下,不免容易堆积大量灰尘,故在维修与清洁上也相当不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可抽取风扇的散热装置,其是可在不关闭计算机主机电源的情况下,为散热装置进行风扇的更换与维修等作业,以避免计算机关机而影响其运作。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抽取风扇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模块、一风扇座及一风扇,其中,风扇座是设于散热模块一侧处,且风扇座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上方具有一置入口,以供风扇能由置入口而被置入于容置空间内,而风扇座于置入口处是以可拆卸方式组装一定位片。如此,即可通过拆卸定位片,而能将风扇取出作更换或维修,以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当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一发热源上以对其进行散热时,若欲拆换、维修或清洁风扇,可在不关闭计算机电源的情况下,直接将定位片拆下后即可将风扇取出,并换上新的风扇或将原有风扇予以清理、维修后,再装配于风扇座内,且将定位片扣置于二侧板间上方处,以完成风扇的更新或维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模块;10热传导座;100承载部;11散热鳍片;12风罩;13螺丝;2风扇座;20侧板;200挡缘;201扣孔;21定位片;210片体;211扣臂;212扣勾;213凹槽;22容置空间;220置入口;23缓冲垫;24通风板;240通风孔;3风扇;30电源线;4发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抽取风扇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模块1、一风扇座2、以及一风扇3;其中:
所述散热模块1可为一般熟知的铝挤型散热器、或鳍片堆栈式散热器等,其大致包含一热传导座10、与设于所述热传导座10上的多个散热鳍片11,并可于所述热传导座10上设有一罩设于各散热鳍片11外的风罩12。上述风扇座2是位于各散热鳍片11一侧处,可透过如螺丝13等固定组件而装配于风罩12上,并可令散热模块1的热传导座10朝向风扇座2一侧延伸一支撑于所述风扇座2下方的承载部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座2是由彼此相间隔的二侧板20、以及一跨置于所述二侧板20上的定位片21所构成,二侧板20间因间隔而形成一容置空间22,可供上述风扇3置入其内,以便风扇3能对各散热鳍片11提供气流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