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胶棉纱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25.1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德民 |
主分类号: | A61F13/20 | 分类号: | A61F13/20;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棉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棉纱条,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鼻腔手术及处置过程中起到麻醉、收缩粘膜和止血作用的医用胶棉纱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鼻腔麻醉、给药或鼻腔止血时应用到纱布,这种操作在临床上是很普遍的,每天都要应用到大量的纱布。但对于鼻腔这种特殊的器官,鼻腔粘膜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纱布外表粗糙在鼻腔内反复的摩擦刺激,易造成鼻腔粘膜的严重损害。我们曾对纱条刺激的鼻腔粘膜进行病理观察,发现大量鼻腔粘膜纤毛倒伏与缺失,影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并且不利于术后粘膜恢复,甚至加重鼻腔粘连,进一步影响术后效果。另外,普通的纱条质软,可塑性差,在鼻腔中容易成团,影响使用效果。有时不得不再次取出重置或者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增加置入更多的纱条,纱条用量大不仅患者产生不适感,而且如此反复使得手术操作繁琐,无疑延长了手术时间,更重要的是对鼻腔粘膜造成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和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给药效果好、对患者鼻腔粘膜损伤小,深入鼻腔过程不易结团,操作便捷的医用胶棉纱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是由胶棉和涤纶贴合所构成的双层结构。
上述的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中,其还包括一层胶棉,所述两层胶棉与涤纶之间为夹心结构。
上述的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中,所述医用胶棉纱条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圆弧形。
上述的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中,所述医用胶棉纱条外层还覆裹药物层。
上述的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中,所述医用胶棉纱条为长方体。
上述的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中,所述医用胶棉纱条长3~10mm,宽为1~2mm,高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益:
本实用新型采用胶棉和涤纶作为材料,无毒无味无刺激,易于透水,吸血性良好,延展性好,由于胶棉和涤纶的纱织细,表面较纱条光滑很多,大大减少了对患者鼻腔粘膜的损伤,在置入鼻腔时胶棉纱条不会受到阻力干扰,且涤纶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进一步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胶棉纱条在鼻腔中不易结团,增加了纱条和鼻腔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纱条用量,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置入的次数,使手术操作过程快捷简便。本胶棉纱条长宽高设计符合人体鼻腔的生理结构,又由于胶棉表面细腻与鼻腔贴合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公众对发明内容有整体和充分的了解,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前述部分已经充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公知的等同替换,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侵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是由胶棉1和涤纶2贴合所构成的双层结构。
上述医用胶棉纱条外层覆裹药物层,且该胶棉纱条为长方体,长5mm,宽为1mm,高为2m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医用胶棉纱条,其是由两层胶棉1和一层涤纶2贴合所构成的夹心结构。
上述医用胶棉纱条外层覆裹药物层,且该胶棉纱条为长方体,长7mm,宽为2mm,高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德民,未经韩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