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能信息处理仪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00.1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加年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A61K41/00;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野 |
地址: | 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能 信息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生物能信息处理仪,特别是一种将使用者的生物波动信息转送到即将要使用的药品、营养品或化妆品中,通过改变其物质结构,使其在此结构上产生的物质波与使用者的生物波一致而产生共振,来提高所使用药品、营养品或化妆品的吸收和疗效的个性化生物能信息转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所用的医药品,健康保健所用的营养品以及美容美肤所用的化妆品,都是针对一般大众化人群,只能具有一定比例的有效率,它们很难做到针对每一个人的个体差异,而进行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加工工艺。因此无法保证任何一种药品、营养品或化妆品对我们每个人的吸收程度,因而大大降低了有效率。
目前,为了改善吸收,提高有效率,一般都采用提高加工工艺、改变成份和配伍的方法,即使这样,生产成本提高,但还是无法做到针对每一个人都真正有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目前人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生物能处理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能信息处理仪,该生物能信息处理仪包括:一CPU程序控制电路,该CPU程序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一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的CPU程序控制电路相连接,接收所述的CPU程序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一显示装置,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相连接,接收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一输入装置,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相连接,将用户的指令传输给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一处理电路,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相连接。
该处理电路由两组电感线圈组合而组成,其产生的微弱磁场与大地磁场强度相同,方向相反,在两组电感线圈组合产生的公共磁场区域内形成超零磁场界面分布,其中一组电感线圈组合为取样输入线圈组合,另一组电感线圈组合为转送输出线圈组合。
其中每一组电感线圈组合分别由三个相同的电感线圈组成,这三个电感线圈相互并联,产生同等强度和同极性磁场。
每个组合中的三个电感线圈排列成等边三角形。
所述的两组线圈组合中的一组线圈组合设置为倒三角形摆放,则另一组线圈组合设置为正三角形摆放,两组线圈组合位置摆放为相互反向的180°。
具有形成超零磁场界面分布的两组电感线圈组合之间,设置一隔离电感线圈。两组电感线圈组合与隔离电感线圈分别并联一二极管。
输入线圈组合磁场与输出线圈组合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磁场回路。
输出线圈组合产生磁场的动作时间随输入线圈组合的取样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输入线圈组合磁场与输出线圈组合磁场的中心距离为1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使用者的生物波动信息转送到即将要使用的药品、营养品或化妆品中,通过改变其物质结构,使其在此结构上产生的物质波与使用者本人的生物波一致而产生共振,来提高所使用药品、营养品或化妆品的吸收和疗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生物能信息处理仪的外观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生物能信息处理仪的前面板和后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生物能信息处理仪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生物能信息处理仪中线圈设置位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楚易懂,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形成超零磁场界面分布的电感线圈组合,将生物体放置在该特定线圈组合形成的超零磁场界面中,使其呈现出生物体本身固有的磁场波,通过取其磁场分布产生的感生效应,从而提取该生物体波动信息的一种特殊的取样传感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形成超零磁场界面分布的电感线圈组合,通过特定位置的两组不同形状的电感线圈间所形成的独特的磁感回路,将生物体的生物波和物体的物质波这两类不同的波动信息取样后传送到另一个生物体或物质中,使其带有被传送生物能波动信息的转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加年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加年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