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108.2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行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玫 |
地址: | 1371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十字 交叉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属于城市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汽车的时代,这两项现代化的产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快捷,也为我们创造了极大的效率和效益。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特别是大城市)在不断增加,因而近些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在交通高峰期道路拥堵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政府和有关部门早就下大力度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雄伟壮观,即点缀了城市的景观,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紧张的状况,但是这仍不能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城市用地紧张,道路面积的增长赶不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交通高峰期往往红灯开启的周期聚集的车辆会多于绿灯放行的一个周期所能通过的车辆,而且一个方向的拥堵还会影响到其它几个方向的正常通行,造成拥堵的进一步加剧。这就需要建造更多的道路来解决,尤其需要不依赖红绿灯系统的立交道路。而要在城市中新建道路,尤其是立交桥,一般需要大量的拆迁工作,容易带来社会矛盾,所需的资金也会成倍增长。因此,现在就需要一种以较小的拆迁量来缓解交通压力的道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它可以以较小的拆迁量与工期在城市路口建立起不依赖红绿灯的双向立体交通体系,它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与路口的预留空间同时满足交叉方向各转向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无障碍立体交叉通行。
根据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交桥结构由以下特点构成:
1.一种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由十字交叉的立交双向双层桥体和独立的左转弯专用桥体构成3层空间结构。
2.如特点1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十字交叉桥体由直线方向的主桥和转弯方向的匝道联合组成。
3.如特点1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桥体各部分坡度最大为4%。
4.如特点2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主桥和匝道均可布置多条车道。
5.如特点2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桥体上有专用于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的匝道部分。
6.如特点2、4、5任意一条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各车道间和非机动车道外侧设置分隔带和护栏。
7.如特点4-6任意一条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立交桥各车道入口处设立指示行车路线的交通指示牌。
8.如特点1-7任意一条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桥体上设置有闭路摄像系统或者交通监控系统。
9.如特点2、4-8任意一条所述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转弯方向的匝道中有先向行车方向右转90度一定距离再调转180度的左转弯专用匝道。
本实用新型的城市十字交叉立交桥的有益效果是:
1.适用于大城市大交通量的平交十字路口,无需多余的建筑物动迁,占地面积小,平面上横向伸缩性较大,凡十字路口两侧建筑物净距不小于60米的均可布置此立交桥,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考虑到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自行车和行人将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分割的主体,因此本设计中赋予自行车行人与机动车同等的参与交通的权利,在设计立交桥时预留了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互不妨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交桥的立体结构45度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交桥的结构平面投影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设计的平面投影图,进入立交处的四个起(终)点侧分别确定为A、A1、B、B1。中间的隔断线将上下行车道分开,可设隔栅。
A侧(A-A1方向)从中间往外侧依次为:
1、直行道:A侧起点高程0.00(即假定本立交桥与平面道路连接处高程为0.00),以4%坡度(本设计中所有4%坡度处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规范进行上下浮动相应的高程也同时调整)下降至-4.00处水平前进一段距离后再以4%坡度上升到高程同样为0.00的A1侧。
2、左转弯道:A侧以4%坡度下降至-4.00处水平右转90度前进100米后左转180度从下面穿过B-B1方向的直行道再以4%坡度上升到高程0.00向前水平行进到B侧,完成与A-A1方向直行道的立交。
3、右转弯道:A侧起点高程0.00,以4%坡度下降至-4.00处向右转弯90度沿B-B1方向从非机动车道下穿越再以4%坡度上升到高程0.00接于B1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行,未经张士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很好钢轨连接刚性的钢轨连接机构
- 下一篇:折叠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