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禅坐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050.1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题京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题京婧 |
主分类号: | A47C3/16 | 分类号: | A47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禅坐垫。
背景技术
目前坊间用于坐禅的软垫只有类似的产品——蒲团,蒲团是人修身养性、调整身心、静坐、沉思所必须之用品。一个好的蒲团有助于人更快的静心以去除杂念。而现蒲团多是用蒲草编织而成,因材料的因素及加工问题,此类产品并不耐用,其缺点如下:
1、易因久坐变形;
2、易生蛀虫;
3、会因日晒而使蒲草变碎,而造成粉状的微粒浮沉,危害静坐者健康;
4、易因潮湿,而发霉、腐败长霉菌危害人体健康;
5、因其做法是以蒲草搓成粗绳然后盘绕而成,所以静坐盘腿时,易压到腿部血管,造成静脉血栓,对静坐者健康危害甚大;
6、形式都为圆形,又厚又重,不利携带、收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禅坐垫,其方便携带、收藏,且同时具有保健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折叠式禅坐垫,其由可对折收存的下垫体构成,下垫体包括一组内置的功能材料层及套住功能材料层的外罩。
所述的下垫体可以是至少为可对折收存的两块独立的垫体,各独立的垫体相互衔接。
在下垫体的一侧上方可以固定一上垫体,上垫体亦内置功能材料层且外套外罩。
所述的各垫体内置的功能材料层为加压一体成形的长椰丝卷层或棕榈纤维编制网状层、玉石层、竹炭层、水晶宝石层中的一种,或为其中至少两种材料的组合层。其还可为可发射远红外线的两层铜纤维层外覆炭精丝层。
在各垫体的功能材料层内加注软橡胶或在功能材料层上方加置天然乳胶衬垫。在各垫体内可置有保健作用的磁石组或薰香草本香囊(香包)。
所述的折叠式禅坐垫还可配有容置其的提拉袋。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般日式装修、瑜珈、学佛、学禅、静坐等当坐垫使用,用途甚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功能多,携带、收藏方便,产品不仅使用寿命长且保健功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禅坐垫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外套半剖)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外观图
图3为折叠式禅坐垫对折单元块一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折叠式禅坐垫对折单元块另一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折叠式禅坐垫对折单元块又一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禅坐垫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对折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收存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禅坐垫至少是由可对折收存的下垫体1构成。
所述可对折收存的下垫体1可以是如图1、图2所示实施方式:即由一组(至少两块)可对折收存的独立的对折单元体构成,内置功能材料101,外罩外套102。该组对折单元体可以是并排排列的多块(2~4块为宜)条状单元体(图3所示),以可以卷式收存携带;亦可是矩阵排列的多块块状单元体(图4所示);还可是四角向中心对折方式(图5所示)等等。各独立的对折单元体相互衔接(可以在对接处一线相连或尼龙搭扣粘连等多种方式实现)。
为初学者垫高臀部用,本实用新型可在下垫体的一侧上方附加一上垫体2,如图6所示,上垫体2亦由外套及内置的功能材料层组合构成,以让初学者膝与下垫相连,臀部与两膝成为三个着力支点,可以坐得稳固,不会向后仰,腰杆自动挺直,是禅坐初学者的一大利器。上垫与下垫体可以是相互分离,亦可固定连接或活接。
所述各块垫体内置的功能材料可为椰丝,采用海南的特产,将其椰子壳等加工成卷性长椰丝后,加压一体成形,以高温杀菌后,具有防潮、干燥、透气等特性,不再因天气潮湿而发霉,不会因日晒而生粉状的微粒浮沉危害静坐者健康。
所述各块垫体内置的功能材料可为棕榈纤维编制网状层:是用棕榈纤维编制而成,属于植物性材料,制作垫体时或单用棕榈的粗长而有弹力的纤维,经过处理后编织成网状结构;或以棕榈纤维为原料,加注橡胶或其他材料,增加其韧性和弹性及厚度不易塌陷及变形,提升禅坐舒适度。其透气性能好、舒适、冬暖夏凉,热气,湿气来去自如,保证舒爽透气。并防虫防菌、软硬适中,其为绿色全天然产品,不含化学产品,符合目前的绿色消费趋势。使用时有天然棕榈气味,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题京婧,未经题京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