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底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020.0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昆生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指该鞋底配合脚底形状而呈弧弯状,使鞋底与脚底完全吻合,穿著更为舒适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于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鞋子穿著舒适,更希望能于穿著行走时矫正身体不良的姿势;现代制鞋技术简单,于穿著鞋子时,脚底无法与鞋底完全吻合贴靠,脚底承受身体下压的力量,长期穿著容易造成脚掌的酸痛及变形,甚至产生弯腰驼背的不良姿势,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结构,当脚掌穿著后,脚底与鞋底完全契合,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脚掌酸痛及变形,藉由该倾斜部使脚掌穿著后呈现前高后低状态,身体重心自然往后倾斜挺直,可矫正不良的姿势,确保身体血液循环顺畅。
为了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大底及一中底,该中底结合于该大底顶面,该中底前段为软质部,后段为硬质部,该硬质部后端具有一凹入部,该凹入部前缘往上倾斜成为一倾斜部。
所述的倾斜部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3.7°至10°。
所述的大底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填充有软质材料。
所述的软质部具有复数穿孔,用以增加该软质部可弯折挠曲度。
所述的硬质部具有复数长凹槽,用以避免该硬质部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脚掌穿著后,脚底与鞋底完全契合,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脚掌酸痛及变形,藉由该倾斜部使脚掌穿著后呈现前高后低状态,身体重心自然往后倾斜挺直,可矫正不良的姿势,确保身体血液循环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底与鞋垫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底与中底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的部分立体放大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0………………大底 11………………凹槽
12…………软质材料 20………………中底
21……………软质部 22……………硬质部
23………………穿孔 24……………长凹槽
25……………凹入部 26……………倾斜部
30………………鞋垫 θ………………夹角
A……………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是包括一大底10及一中底20,该中底20顶面可结合一鞋垫30,该大底10设有一凹槽11,该凹槽11内填充有软质材料12,该软质材料12可缓冲脚掌穿著时下压的力量,该中底20结合于该大底10顶面,其前段为软质部21,后段为硬质部22,该软质部21具有复数穿孔23,用以增加该软质部21的可弯折挠曲度,该硬质部22顶面具有复数长凹槽24,用以避免该硬质部22变形,该硬质部22后端具有一配合脚跟形状而设置的凹入部25,如图3所示,该凹入部25前缘往上往前倾斜成为一倾斜部26,该倾斜部26与水平面A所形成的夹角θ为3.7°至10°。
该中底20配合脚底形状而呈弧弯形状,且呈现前高后低,当脚底贴靠于鞋底时,呈完全吻合状态,且脚跟完全贴靠于该凹入部25内,并利用该倾斜部26的设置,使人体重心往后移,身体因而自然往后倾斜挺直,进而矫正身体姿势。
藉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性在于该鞋底结构根据脚底形状而自然弧弯成型,使脚掌穿著后,脚底与鞋底完全契合,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脚掌酸痛及变形,且穿著后脚掌呈现前高后低状态,身体重心往后移动,使身体脊椎往后倾斜挺直,进而矫正不良的行走姿势,确保身体血液循环顺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加以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而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昆生,未经陈昆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