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饮水机出水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830.2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6 | 分类号: | 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饮水机 水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的出水阀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公知饮水机的立体外观图。其中,饮水机1a的前端面具有凹入的容置空间10a,并于容置空间10a上方设有三个横向并列排置的出水阀11a,这些出水阀11a分别用于控制热水、冷水及温水的出水与关闭。饮用者仅需将如杯子(图略)等水容器置于所欲饮用水温的出水阀11a下方,并拨动出水阀11a的开关使水注入杯子中,即可装盛适量的水以供其饮用。
一般的饮水机1a都至少会提供控制热水与冷水(或温水)两种出水阀11a,以便饮用者可利用冷水(或温水)混合热水来调配适当的饮用水温。只是为了以杯子承接饮用水,饮用者往往需在两出水阀11a之间移动杯子而造成不便,且在移动杯子的过程中,也容易因此而使尚未注入杯子内的水滴至杯外。如果正好为热水时,则有烫伤饮用者之虞,不甚理想。此外,因热水、冷水及温水各须通过一出水阀11a来控制出水与关闭,以致占据饮水机1a的前端面较多的空间,也难以缩小该饮水机1a的整体体积。
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饮水机,在实际使用时,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有待加以改善。
本申请人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饮水机出水阀结构,其仅需在饮水机上设置一个出水阀,利用该单一的出水阀,即可同时具有控制冷、热水的出水与关闭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和适当缩小饮水机前端面所占的体积空间,并符合小型化的设计理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饮水机出水阀结构,包括:本体,其内部具有腔室,并于其一端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腔室相通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而所述本体下方则设有与所述腔室相通的出水口;阀体,平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腔室内,并能在所述腔室内产生相对旋转;及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本体另一端面上,并与所述阀体连动,以带动所述阀体在所述腔室内作相对旋转。其中,所述阀体在其靠近所述本体的端面上,设有由其内向外延伸至侧边边缘处的流道,所述流道延伸至所述阀体边缘处的部位呈扩张状,而伸入所述阀体内的部位则渐缩形成较狭窄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能随着所述阀体在所述腔室内作旋转时,根据旋转角度不同而分别与所述第一、二进水口连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饮水机出水阀结构,仅需在饮水机上设置一个出水阀,利用该单一的出水阀,即可同时具有控制冷、热水的出水与关闭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和适当缩小饮水机前端面所占的体积空间,并符合小型化的设计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饮水机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图;
图5为图4的5-5断面剖视图;
图6为图4的6-6断面剖视图;
图7为图6的7-7断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拨杆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9为根据图8第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图8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
饮水机 1a
容置空间 10a 出水阀 11a
<本实用新型>
本体 1
腔室 10 第一进水口 100
第二进水口 101 管体 11
出水口 110 隔板 12
连接孔 120 连接孔 121
防漏垫圈 13 压板 14
密封圈 15
阀体 2
嵌孔 20 流道 21
导引部 210
控制开关 3
拨柄 30 基座 31
枢孔 310 限位杆 311
壳盖 32 枢孔 320
定位凹点 321 连动杆 33
弹座 330 弹性组件 331
定位件 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制备δ-戊内酯的方法
- 下一篇:陶瓷器尖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