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梯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615.2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娥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120院外救护,尤其适合居民楼内病人运送的医用楼梯担架。
背景技术
120救护车每天接送大量病人,病人来自于不同的犯病场所,但初步统计,绝大多数(85%以上)来自于市区居民楼内,现我国城市居民楼内楼梯相对比较狭窄(宽90-120cm),两楼梯之间的平台处宽度又不足(90-140cm),所以,传统的简易平板式担架很难通过(现用担架一般长185-220cm;宽50-60cm),遇到担架不能通过的楼梯,我们过去沿用的方法是:用被或褥子兜起病人,四个人同时提起被褥的四角抬送病人下楼,此时,被褥内的病人很痛苦,除了疾病本身的痛苦外,他还要佝偻着身子,伴随担心摔着的恐惧,使呼吸更不畅;尤其是心脏病人,这种体位极易加重心脏负担;呕吐的病人容易窒息;同时,搬运时被褥又不易抓牢,很危险。故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居民楼使用的楼梯担架势在必行。
国内外救护担架种类繁多。不但有各种材料的,而且有各种功能的适合不同场所的救护担架,如折叠担架、救护车担架、铲式担架、蓝式担架、真空担架等等,也有楼梯担架,但查阅各种信息,发现国内外生产和销售的所谓楼梯担架,在外观上就是一把没有扶手的轮椅,只是上半身及腿部多了一条约束带而已,它只适用于较轻病人,且病人必须采取坐位,对于心脏病人、休克病人、癫痫发作病人及恶液质、年老体衰的病人根本不适用。现我国城市居民楼建筑趋势是室内面积不断扩大,而楼梯面积在缩小,基于这种形势,国内市场急需一种实用且安全的楼梯担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解决传统担架不能通过狭窄楼梯;其次防止下楼时病人下滑的危险;再次就是改变现有楼梯担架只能让病人采取坐位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既能使救护担架顺利通过狭窄楼梯,同时确保担架上的病人既能平卧又不下滑,使用安全可靠的楼梯担架。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梯担架,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半部框架由外框架10和伸缩框架1组成,该伸缩框架1与上部外框架9插接配合;连动杆2两两相对设置,连动杆2的一端分别依次与外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依次与连动轴3连接;约束带12固定在连动轴3上,助肋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架9上,位于连动杆2下方,床档5固定在外框架9上,所述的外框架9、10上缝制有担架面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楼梯担架主要改变其下半部两个部位:其一是改变它下半部的框架的结构,下半部框架由外框架和伸缩框架两部分组成,其伸缩框架的外径等于担架上半部外框架的内径,这样下半部的伸缩框架可以向上半部外框架内插入;其二是在下半部担架面下安装一个可向上支起的连动轴,当担架下部框架缩短长度时,固定在其上面的连动杆带动连动轴向上隆起,顶起长度合适的帆布面,形成一个支架,正好支起病人的膝关节,使病人采取仰卧屈膝位,因此,上下楼时,担架下部分的隆起阻止了病人的下滑,同时,缩短了300mm的担架正好可以顺利通过狭窄的楼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担架长短可控,使用安全便捷,适用于狭窄楼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楼梯担架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楼梯担架的展开效果图。
图4是楼梯担架的效果图。
图中:1、伸缩框架,2、连动杆,3、连动轴,4、助肋,5、床档,6、输液架,7、钩子,8、钩架,9、10外框架,11、担架面(帆布),12、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娥,未经王俊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镜用同步吸烟钩状电凝器
- 下一篇:可弯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