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扣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443.9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段浩然;黄添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添宏 |
主分类号: | H01R13/652 | 分类号: | H01R13/652;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丙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扣接结构,供与对应连接的信号插头稳定地保持电性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因特网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快速且稳定的数据传输日趋重要。此外,对于数字电视、家用游戏机、家用计算机等产品也有需要传输大量的图像数字数据。信号在各电路间的传输必须依赖信号线以及电连接器。因此,信号线以及电连接器的质量与稳定度极为重要。其中电连接器通常通过相应的信号插座与柔性排线插接,使信号得以导通。现有电连接器与信号插座在插拔时,信号端子与柔性排线之间接触的好与坏,则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速率与质量。
图1所示为现有电连接器的示意图。现有电连接器30通过多个信号端子36的接脚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0上。电连接器30的接地端子34也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0上,并与信号端子36的接脚并排设置。当电连接器30与相应的信号插座20插接时,亦即信号插座20会以一插接方向50向电连接器30插接时,设置于信号插座20的柔性排线40上的导电接点42会与电连接器30的信号端子36接触而形成电性导通。
使用者在插接信号插座20并与现有的电连接器30连接时,插接力必须要大过电连接器30的端子间的夹持力,因此容易将电连接器30的绝缘胶芯32推离外壳38。如图1所示的圆圈处,甚至会造成接地端子34被推出的情况。换言之,电连接器30的绝缘胶芯32与外壳38的接合不够紧密。当接地端子34脱离印刷电路板10时,将直接影响电连接器30与信号插座20间的信号传输质量;更有甚者,会发生短路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因此上述电连接器结构仍有可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供与相应的信号插头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扣接结构,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扣接结构,具有较佳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扣接结构,包含绝缘本体、多个信号端子、具有多个接地片的接地组件及外壳。绝缘本体具有多个第一插槽及多个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分别贯穿绝缘本体的两个长边。信号端子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槽内。接地片则分别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接地组件还包含扣接片及第一扣接点,扣接片形成在接地组件侧边,且第一扣接点设于扣接片上。外壳侧边具有弯折扣接片及第二扣接点。第二扣接点设于弯折扣接片上。弯折扣接片用以定位在绝缘本体的短边侧壁上,并与扣接片相对应设置,并用以包覆绝缘本体。其中通过第一扣接点与第二扣接点相互卡扣,使外壳不易与绝缘本体产生相对运动。
在较佳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的两短边侧壁上还包含缺口及扣接间隙,且扣接间隙与缺口连通。扣接间隙供扣接片插入并定位于缺口中。接地组件的扣接片与外壳的弯折扣接片优选地以倒刺部定位于绝缘本体的缺口内壁。扣接片的第一扣接点与弯折扣接片的第二扣接点也在缺口中相互卡合定位,使绝缘本体保持在外壳内。其中第一扣接点及第二扣接点为相互卡扣的公母扣接组件,其可为凸点或开口或其它公母扣的任一组件。
电连接器可以提高相应的信号插头的接合强度,从而改善了电性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接地组件的俯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接地组件的侧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俯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地组件与外壳相互卡扣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于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添宏,未经黄添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辐射器
- 下一篇:一种具上升下降时间调整功能的MOS电流模式逻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