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线消毒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165.1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军;孙琦;胡丽萍;邵旖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盛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消毒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淡水消毒设备,特别是公开一种紫外线消毒器,广泛运用于船舶、楼宇、小区、机关等场所,可以快速安全的为用户提供卫生清洁的饮用淡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紫外线消毒器很多,大多采用单根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灯管浸没式的方法,也有采用多根紫外线灯管浸没的方式。
紫外线对细胞、病毒等单细胞微生物的照射,可以破坏其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从而实现紫外线杀菌消毒的作用功能,所以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直接影响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如果紫外线灯管套管结垢或紫外线灯管故障那么就会降低紫外线照射强度,从而减弱杀菌消毒的能力,使得处理后的水不能完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由于紫外线破坏DNA的方式杀菌,所以不能以目测来判断紫外线强度和灯管是否故障,否则会损伤视力,必须通过专用的传感检测装置来检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和灯管是否故障。紫外线照射强度是指每平方厘米所受到的照射剂量,通过测量流量及紫外线辐射路径,并经过计算来获得。目前市场上的紫外线消毒器还没有对灯管故障进行检测的,对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的产品也很少,而且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在紫外线灯管故障或照射强度减弱时必须及时通知用户采取相应措施的需要。
市场上的紫外线消毒器控制都非常简单,且通常都是独立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即使出现故障也需要定期的人员巡检才能发现,不但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饮水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带检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功能的,一般是采用单根紫外线灯管的消毒器。当灯管故障时其紫外线强度也会降低,从而根据紫外线强度照射强度变化实现报警功能。但单根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有限,如果要处理的水量比较大就要加大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从而使得紫外线的灯管加长,这样不仅设备体积加大,占用空间,维修安装也不方便,而且这样的紫外线消毒器只能采用横卧的方式安装,容易使水产生层流,降低杀菌效果。并且紫外线照射强度的扩充能力仍然有限,使得其处理的水量受到限制。
正因为单根灯管的局限性,部分消毒器采用多根紫外线灯管,这样在设备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紫外线照射强度大大增加,可以处理的水量加大。但这种方式下,如果有紫外线灯管故障,用户很难发现。即使使用了紫外线照射强度传感器,有可能靠近传感器的紫外线灯管无故障,而有故障的紫外线灯管可能被其它的正常紫外线灯管遮挡,使得传感器不能准确检测出有故障的紫外线灯管。正因为如此,市场上多根紫外线灯管的消毒器,既没有有效检测紫外线灯管故障的方法,也没有对紫外线照射强度进行检测的功能。从而在紫外线消毒器的杀菌能力减弱的时候不能被及时发现,使处理过的水不能完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一种紫外线消毒器,可以在各种场合都能方便的安装。还可以采用多根紫外线灯管,在体积不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消毒的能力和淡水的处理量。采用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对紫外线消毒器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及各紫外线灯管的工作状态实施全天候的控制、检测,当出现问题或故障时,及时切断供水,以避免供给不安全的饮用水,并在第一时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紫外线消毒器故障,以便维修人员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紫外线消毒器,包括并联的紫外线灯管和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灯管垂直安装于紫外线腔体中,紫外线腔体侧壁设有与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连接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传感器;所述的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设在紫外线腔体外;所述的紫外线腔体上部设有需消毒的水输入口,下部设有已消毒的水输出口,输出口处还设有与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连接的出水电磁阀。紫外线灯管通过电流驱动,在电流输入通路上依次串联电流检测装置和电子镇流器;电流检测装置与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连接。紫外线腔体中设有的紫外线灯管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电流检测装置和电子镇流器的数量和紫外线灯管数量相同。所述的智能微处理控制单元设有可与上层集成控制终端相连的RS-422通信接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安装的紫外线灯管系统,可以使水流紊动,提高消毒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盛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盛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收容电子装置且收容耳机的保护套
- 下一篇:掰安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