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4132.7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际宣;叶斌;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格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0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硫酸 低温 热能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常规能源日趋紧张,人们对能源的利用越来越重视。硫酸工厂向有能源工厂之称,但国内长期以来仅仅回收利用了处于高温位的焚硫转化部分的热能,而对于干吸部分的低温位热能却仍然被循环冷却水带走而白白浪费。尽管国外已经有了成功应用的美国孟山都的HRS技术和德国鲁齐的HEROS技术,用于单个硫酸装置回收干吸部分的低温位热能,将硫酸工厂的热能回收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但国内的现状是大部分的已建成硫酸装置规模都不大,单个硫酸装置的低温回收应用虽然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效益非常明显,但是低温回收装置的建设成本相当昂贵,这对于多套小规模的硫酸装置分别建设低温回收来说就会出现投资回收期过长,或是在设计使用寿命内都不能收回投资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热能利用率高、适用于多套小规模集中或密集建设的硫酸装置的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包括与硫酸装置的出口端相连的低温回收吸收塔,每个硫酸装置的出口端均设有一个低温回收吸收塔,所述低温回收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端与组合酸循环槽相连,顶部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硫酸装置中吸收塔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组合酸循环槽通过高温浓硫酸泵与蒸发器的一进口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一出口端分别与酸冷器和稀释器的一进口端相连;所述稀释器的出口端与所述低温回收吸收塔的高位进口端相连;所述酸冷器的一出口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进口端相连;所述酸冷器和稀释器的另一进口分别与补水管相连。
所述低温回收吸收塔的顶部出口端通过一阀门分别与所述硫酸装置中吸收塔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硫酸装置的出口端分别通过旁路阀与所述低温回收吸收塔的底部进口端和所述硫酸装置中吸收塔的进口端相连。
所述酸冷器的另一出口端与所述硫酸装置中吸收塔的循环槽相连。
所述低温回收吸收塔均为填料式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硫酸装置的数量设计多个低温回收吸收塔,由于每个塔对应于一个独立的硫酸装置,故联合在一起的多套硫酸装置不会由于其他多个低温回收吸收塔的并入而使原有的系统工艺参数而受到影响,同时又可降低单套硫酸装置配置低温回收装置的投资,并使联合的硫酸装置的热能利用率都提高到90%以上。
现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主要为多个低温回收吸收塔,用于硫酸和SO3传质传热;一个蒸发器,用于高温浓硫酸和除氧水换热,产生低压蒸汽;一个稀释器,用于向高温浓硫酸中加水,调节硫酸浓度;一个组合酸循环槽,作为循环酸的储罐,也用于各个低温回收吸收塔下塔酸混合;一台高温浓硫酸泵,提供酸循环的动力;一个酸冷器,用于加热蒸发器给水。低温回收吸收塔的数量对应合并的硫酸装置的数量;每个低温回收吸收塔的形式均为填料式吸收塔,其结构与硫酸装置的一吸塔结构相似,所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高浓度硫酸的合金钢。蒸发器采用GB151-1999中“釜式重沸器”结构,材料采用耐高温高浓度硫酸的合金钢。酸冷器采用GB151-1999中“固定管板换热器”结构,材料采用耐高温高浓度硫酸的合金钢。组合循环槽为一般的卧式储槽,材料采用耐高温高浓度硫酸的合金钢。稀释器结构为专利号ZL200520043014.8的“高温浓硫酸稀释器”。高温浓硫酸泵为市售产品。低温回收吸收塔与硫酸装置并行式连接。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通过烟气主、旁路阀的开关实现与多套硫酸装置的连接与断开,从而使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故障或是任何一套连接到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的回收装置的硫酸装置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
多塔式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的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格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格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