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光控软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101.1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复初;顾晓哲;沈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汇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04;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319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光控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光控软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采煤机软电缆控制线芯是由铜导线作为信号载体,传输采煤机所需操作信号。由于铜导线材质性质原因,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电流磁场的干扰,导致信号失真,给采煤机的精确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煤矿环境复杂,以及采煤机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弯曲半径过小,因此铜导线控制线芯极易断裂,导致整根电缆无法使用,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达到精确的传输采煤机控制信号,而且能够提高采煤机软电缆使用寿命的采煤机光控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采煤机光控软电缆,在护套内设有交错排列的、数目相同的动力线芯与地线芯,沿所述护套的中心轴上设有光纤控制线芯组,所述光纤控制线芯组外包裹有金属弹性保护管。
所述光纤控制线芯组中含有的光纤控制线芯数量为2~14根。
每一根所述光纤控制线芯均包覆有一保护层。
所述金属弹性保护管的外径为7~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采煤机软电缆信号失真、确保光纤不断裂的特别性能,使采煤机软电缆传输信号更加精确,使用寿命提高50%以上,提高采煤机运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30%。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弹性保护管、2-光纤控制线芯、3-动力线芯、4-地线芯、5-内层护套、6-外层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附图,采煤机软电缆中的金属弹性保护管1内设有五根光纤控制线芯2,金属弹性保护管1与内层护套5之间分布有相互间隔的三根动力钱芯3和三根地线芯4,内层护套5外包裹外层护套6。
首先在每根光纤控制线芯2外包覆一层聚全氟乙丙烯,作为保护层,然后将五根光纤控制线芯2在成缆机上进行松散型绞合,成缆后的光纤控制线芯2穿入金属弹性保护管1孔内,以金属弹性保护管1为中心,在金属弹性保护管1外间隔分布三根动力线芯3和三根地线芯组4后,在成缆机上进行成缆,在成缆后的金属弹性保护管1、3根动力线芯3和3根地线芯4外进行内层护套5、外层护套6的双层共挤,形成两层无法分离,牢固结合的电缆护套层,再进行硫化后检验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汇电缆厂,未经上海南汇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机用供墨容器
- 下一篇:新型保健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