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座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981.0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阙壮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纮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座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池座结构,尤指一种可叠置于IC上方,以缩小积体电路板的整体面积,而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的电池座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于积体电路板(PC板)上皆设置有电池座,以便安装钮扣电池提供电力,由于该电池座大都是直接安装在PC板上,与其他电子元件IC、电阻…等一同焊接在PC板上,由于高科技、数字化电子产品的来源,例如数字相机、翻译机、手机…等不断地缩小体积,以小型化,以迎头赶上现代趋势的潮流;由于电池座本身高度不高,平置于PC板上非常浪费空间,而使电子产品体积无法缩小。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乃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电池座,可以摒除习用产品缺点,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座的改良结构,其通过将电池座叠置于IC上方,以节省电池座横向的空间,又不影响纵向的空间,以缩小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以克服传统结构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座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座体,其上方具有一由三凸块所形成的供电池置放的圆槽,其特征在于:
座体的其中一凸块上跨接有一弯折的可衔接电池正极的导电片,圆槽中央突伸可衔接电池负极的另一导电片,二导电片底部的接脚分别贯穿座体底部的立柱,再与PC板衔接,该座体叠置在PC板的IC上方。
其中,座体的三凸块所形成的圆槽呈缕空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电池座横向的空间,又不影响纵向的空间,可缩小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
为了让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佐以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包含塑胶座体10,该座体10上方具一座由三具凸块形成的圆槽11可供钮扣电池A置放,座体10其中一凸块上跨接一弯折的导电片20,该弯折成ㄇ形的导电片20两端可同时触接电池A的侧缘边(正极),该导电片20底部的二接脚21贯穿座体10底部的二立柱12,以便与底部的积体电路板(PC板)B衔接导通电源;另,座体10的圆槽11中央突伸一翘起的另一导电片30,导电片30可接触电池A的底部(负极),该导电片30尾端的接脚31贯穿座体10底部的另一立柱13,以便与PC板B衔接导通电源。
配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0可叠置在PC板B的IC 40上方,该座体10底部三座立柱12、13的高度与IC 40相同,座体10绝缘的塑胶底部与IC 40接触,由于座体10向上发展并不会占据PC板B的横向面积,而座体10纵向高度又不会超过其他电阻、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高度,故可缩小电子产品的整体面积。再者,电池A嵌置在座体10三面缕空的圆槽11内,可方便安装与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池座的改良结构,系一种塑胶制座体,内安装有二导电片可分别与电池接触,二导电片的接脚可分别贯穿座体的立柱而与PC板衔接,而座体主要叠置在PC板的IC上方,以缩小体积,使电子产品更加迷你化,又不影响电池正常的导电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纮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纮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余热回收及除尘装置
- 下一篇:护眼矫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