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泵浦搅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677.6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方柏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河昌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36221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泵浦搅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泵浦搅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搅碎水中污物杂质的泵浦搅碎装置设计。
背景技术
按,已知的泵浦搅碎装置,是在泵浦底端的罩壳中设置搅碎盘,并于其中设置搅碎刀,而可对于进入泵浦的水中污物、杂物进行搅切作业,以避免泵浦吸入水流时造成阻塞,配合参看图6及图7所示,该搅碎盘40周缘形成翼部41,翼部41定位设置在泵浦罩壳入口处,该泵浦输出旋转动力的动力轴上设置一搅碎刀50,搅碎刀50伸入搅碎盘40中,该搅碎盘40内壁面上设置数道间隔相邻的刀刃部42及流道43,于搅碎刀50的本体表面设置数道不等高度的绞刀52,并于本体51上端形成向周围扩大的环形凸部54,于环形凸部54表面设置螺旋沟55,于搅碎刀50顶端设置一轴座56,轴座56可供泵浦的动力轴插设其中,借此而可以启动泵浦,使动力轴能带动搅碎刀50旋转,而能对于进入泵浦入口的水中污物、杂物进行搅碎作业。
上述习知的泵浦搅碎装置,其对于污物、杂物的搅碎作业,主要是以搅碎刀50旋转,使进入其中的污物、杂物可经由绞刀52与搅碎盘40中的刀刃部42加以搅切,再由设置在动力轴上的叶轮将其外排出,而由于整个搅切行程,仅于绞刀52与刀刃部42间具有搅切动作,搅碎物随后即进入叶轮区向外排出,故其搅切行程短,而难以对于污物、杂物更精细的搅切,且由于螺旋沟55的环绕设计,并无任何导通透料空间,造成高韧性、高纤维的物件如稻草会卡掣于搅碎盘中,而无法向外排出,如此卡掣会造成阻塞,而容易造成泵浦搅碎装置损坏,为此,习用泵浦搅碎装置,仍有其未尽理想的缺点,有待业界加以克服改善。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泵浦搅碎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泵浦搅碎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泵浦搅碎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泵浦搅碎装置”,可于搅碎刀的螺旋沟中设置数道斜切槽,使螺旋沟表面形成数道刀刃,以及在搅碎刀上设置数个凸块,而能对于进入泵浦的水中污物、杂物进行细致的搅切动作,使高韧性、高纤维的物件,可被搅细致搅碎导通而不阻塞,如此,可避免搅碎物阻塞造成泵浦损坏,故能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实用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良型泵浦搅碎装置”,其设置在泵浦本体下侧的罩壳当中,其具有一搅碎盘及一搅碎刀,搅碎盘内壁面上设置数道间隔相邻的刀刃部及流道,于搅碎刀的本体表面设置斜切部,并于搅碎刀的本体表面设置数道不等高度的绞刀,搅碎刀的本体上端形成向周围扩大的环形凸部,于环形凸部表面设置螺旋沟,
于绞刀上侧的螺旋沟处设置数道斜切槽,使螺旋沟表面形成数道刀刃接续绞刀,以及在搅碎刀上设置数个凸块,凸块侧边接续于刀刃上方。
借此设计,而能利用搅碎刀的绞刀对于进入的污物、杂物进行搅切作业,使其形成初步的搅碎物,再经由螺旋沟上所形成刀刃的细致搅切,以及凸块切边所提供的进一步搅切动作,及斜切槽对于搅碎物的导通作用,而有利于向外排出,以避免造成阻塞损坏,故能达到良好的搅切作用,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实用功效。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泵浦本体下侧罩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上视图。
图6是习用泵浦搅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习用泵浦搅碎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泵浦搅碎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河昌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河昌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件内嵌套的顶出装置
- 下一篇:PPS纤维耐高温针刺过滤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