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409.4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烱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工具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工具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内的通讯工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使用到手机、PDA的数字电子产品,比如,办公室内、或家庭内、或是汽车内,在家庭或办公室内使用完毕后,可将这些电子产品置于便于再次取用的安全之处;但是,如果在汽车上使用完毕后,仍将这些电子产品随便的置于汽车上,则随着汽车的行进以及路况的变化,这些电子产品会发生移位元,更有甚者,这些电子产品会落入一些角落,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基于上述情况,目前出现了一些固定上述电子产品的固定装置,其固定原理是采用特定形状的装置将通讯产品固定于其中,从而防止电子产品在汽车上发生位移。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93207930号,名称为“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结构”公开了一种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在此种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结构中,固定座的表面对称设有固定形状的固定板,将通讯工具置于此固定板中,就可防止通讯工具在汽车内发生位移。但是,上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的结构只适用于与固定座大小配套的通讯工具,当通讯工具的外形尺寸大于或小于固定座中固定板的容置空间时,通讯工具或是放不进固定座,或是在固定座内固定不牢,都不能达到有效固定通讯工具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将通讯工具固定于其中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包括上盖及与之配合连接的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有水平移动的一左翼板和一右翼板;所述左翼板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爪,另一端设有水平齿条;所述右翼板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卡爪,另一端设有水平齿条;该另一端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上盖设置的对应侧的固定柱通过拉伸弹簧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拉动右翼板向上盖外侧移动;
所述左翼板的水平齿条及右翼板的水平齿条分别啮合于一枢接于上盖的齿轮的相对两侧;
所述齿轮与一棘轮同轴固定,所述棘轮齿与一可做水平移动的棘爪相接,当棘爪与棘轮齿相接时,所述齿轮停止驱动左翼板和右翼板向上盖外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在所述上盖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左翼板与右翼板此导轨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在所述左翼板及右翼板的端部设置有导槽,所述卡爪固定于该导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在所述上盖下部设有导槽,所述卡爪固定于该导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所述卡爪包括橡胶帽、固定于橡胶帽中的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的螺帽,所述螺杆穿过导槽并由螺帽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所述棘爪固定连接一按钮,该按钮一端突出上盖壳体,另一端部与上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且该压缩弹簧作用力使棘爪贴紧棘轮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中,在所述上盖表面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其夹持通讯工具的卡爪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增强了使用的灵活性,另外,将通讯工具放入固定装置后,可通过调节卡爪之间的距离,使卡爪夹紧通讯工具并定位,也有效的固定了通讯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主要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从第一方向观看其内部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从第二方向观看其内部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座的卡爪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用通讯工具固定装置1包括一上盖2及与该上盖2相配合连接的下盖7,上盖2与下盖7封闭形成一内部空间。
在所述上盖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开口21,一左翼板5与一右翼板4经由对应侧的开口21插入到上盖2内部。为保证上述左翼板5与右翼板4在上盖2和下盖7之间水平移动的稳定性,在上盖2上与左翼板5和右翼板4的两侧边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导轨22,这样,左翼板5和右翼板4就可在导轨22形成的框架内水平移动,稳定性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治疗头套
- 下一篇:疑似爆炸物防爆储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