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346.2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名;张丰皆 |
主分类号: | B25B13/08 | 分类号: | B25B13/08;B25B13/58;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滑脱 开口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滑脱的目的,具有可简化结构及不破坏结构强度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
背景技术
一般开口扳手供操作者以垂直或水平方向来夹掣螺件,进而锁紧或放松螺件,由于开口扳手是以水平旋转方式对螺件施力,其容易产生水平滑脱的现象,造成操作的不便与危险。为了解决水平滑脱的问题,市面上开发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78586号的「扳手结构改良」与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具防滑及防溃角的扳手」专利等。
以其中公告第567946号的专利前案为例,如图1、图2所示,开口扳手的杆体10两端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11,套合部11上形成有一第一夹颚12与一第二夹颚13,且第一、二夹颚12、13间形成有一对应螺栓或螺帽等螺件20规格的嵌夹开口15,该嵌夹开口15是于第一、二夹颚12、13的相对平面上形成有数个对应螺件20相邻平面21的夹角边缘22的齿槽16,借以当开口扳手施力转动时,螺件20的夹角边缘22可对应啮入第一、二夹颚12、13的齿槽16,进而达到防止开口扳手水平滑脱的目的。
事实上,这类手工具在制造时,需于第一、二夹颚12、13内侧表面另外切割形成齿槽16,在考虑制造的简易度情况下,需于热处理前进行,但热处理虽可使材质变硬,但亦会有质变,因此前述专利前案容易由齿槽16角落处产生裂痕,并形成应力集中点,长期施力使用下,容易断裂,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再者其产生防滑脱的方式是借由扳动时的施力紧迫方式达成,其会进一步使第一、二夹颚12、13受到应力,而造成其断裂损坏,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是利用止挡方式达到防滑脱的目的,具有可简化结构及不破坏结构强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该开口扳手是于一杆体两端至少一端上形成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是由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及异于施力方向的第二夹颚所构成,且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间形成有一供夹掣对应螺件的嵌夹开口,第一、二夹颚于对应嵌夹开口的内侧面形成有供相对贴抵螺件的平面;其特征在于,该套合部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具有一防滑脱结构,该防滑脱结构的高度凸出第一夹颚平面,防滑脱结构是对应止挡于螺件对应平面。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套合部的第一、二夹颚平面外缘于邻近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向外扩张的斜唇段,以便于螺件置入套合部的嵌夹开口内。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平面上形成有一体状的埂体。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埂体具有一弧面,以易螺件水平进出套合部的嵌夹开口内。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埂体于对应套合部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弧端缘,以易于螺件上、下垂直进出套合部的嵌夹开口内。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对应施力方向的第一夹颚形成有一容置孔,容置孔内设有一弹性珠组,该弹性珠组具有一设于容置孔内的弹性件及一受弹性件顶撑、且略凸出第一夹颚平面的珠体,且弹性珠组于容置孔对应第一夹颚的背面设有一塞体,以避免弹性件与珠体脱落。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孔上扣设有一C型环扣件,该环扣件两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凸扣段,该环扣件对应凸出第一夹颚平面。
前述的防水平滑脱的开口扳手,其中防滑脱结构是于第一夹颚形成有一横向贯穿套合部两侧面的通孔,通孔扣设有一C型环扣,该环扣两端分别凸伸有供穿入通孔两端的凸扣段,该环扣的高度高于第一夹颚的平面,使环扣可相对该平面前、后扳动。
借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于施力转动时,螺件对应第一夹颚的平面抵点适当贴靠于该第一夹颚平面上,以利用防滑脱结构以止挡方式达到防止开口扳手水平滑脱的功效,不仅可简化结构、易于制造,且不会破坏开口扳手的强度,进一步具有增加其附加价值与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扳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国台湾公告第567946号的扳手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名;张丰皆,未经张超名;张丰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更换集装电瓶组箱式电气化交通系统
- 下一篇:无耗能稻种催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