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蠕动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899.6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泵,尤其是一种可增加流体输送上的顺畅性,和流体流出剂量控制上的稳定性的蠕动泵。
背景技术
蠕动泵是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通过流体完全在管内输送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泵本身和流体接触后所产生的污染,且其计量精确也易于维护,因此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生物化学、医药制品及腐蚀性流体的输送。
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蠕动泵一般具有一座体40、一传输管50及一盖体60,其中该座体40上突出设置有一传动轮组41,该传动轮组41呈一盘体,可受一马达(图中未示)带动旋转,其周缘等距环绕枢设有数个可自由滚动的滚轮410;该传输管50以中段处环绕传动轮组41的一半外缘,且以一侧面贴抵于部分滚轮410上;该盖体60盖合于座体40上,其相对座体40的表面上凹入形成有一呈半圆弧状沟槽61,该沟槽61可供传输管50容置,其一端壁面外扩形成为舒张面E,该舒张面E与滚轮410之间的距离,大于传输管50的管径;而该舒张面E之外的壁面,则压抵于传输管50相对于滚轮410的另一侧面,并与滚轮410相互迫紧传输管50管体形成密闭状态。
如此一来,当马达带动传动轮组41旋转时,滚轮410与沟槽61内壁面可挤压传输管50,令传输管50一端的流体受到汲取,而于各相邻滚轮410之间的传输管50内流动,之后并通过传输管50另一端于舒张面E的舒张,由传输管50另一端流出。
然而,现有技术的蠕动泵中,通过其沟槽61舒张面E令传输管50内的流体流出方式,往往令传输管50在舒张面E处瞬间舒张,造成其内部流体因压力突然降低而以大量喷出方式流出传输管50;此外,流体流出传输管50后,传输管50内将形成真空状态,导致喷出后的流体产生回流,从而造成流体在输送上的不顺畅性,及流体流出剂量控制上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蠕动泵,其可避免其传输管内的流体急剧喷出及回流,以增加流体输送上的顺畅性,和流体流出剂量控制上的稳定性。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结构上大致与现有技术的蠕动泵相同,其是对其盖体沟槽进一步改良,该蠕动泵包括有一座体、一传输管及一盖体,其中,该座体上设置有一传动轮组,其周缘等距环绕枢设有数个能够自由滚动的滚轮;
该传输管的一侧面贴抵于部分滚轮上;
该盖体盖合于座体上,其相对座体的表面上凹入形成有一沟槽,该沟槽供传输管容置,且该沟槽相对于滚轮的内壁面依序一体成型有:
一压抵面,其具有相同且特定的曲率半径,该压抵面与滚轮相互配合而夹合并封闭传输管管体;
一第一渐舒面,其接续形成于压抵面的一端,具有逐渐递增的曲率半径;
一迫紧部,其突出成型于第一渐舒面相对压抵面的另一端,该迫紧部与滚轮相互配合而夹合传输管管体;
一第二渐舒面,其接续形成于迫紧部相对第一渐舒面的另一端,亦具有逐渐递增的曲率半径,其终端处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传输管的管径。
如上所述的蠕动泵,其中,所述盖体沟槽的第二渐舒面终端处与相对滚轮的间距,等于传输管的管径。
如上所述的蠕动泵,其中,所述盖体沟槽的第二渐舒面终端处与相对滚轮的间距,大于传输管的管径。
如上所述的蠕动泵,其中,所述传动轮组突出座体表面设置,呈一盘体,且中央处与一马达的传动轴相固接。
如上所述的蠕动泵,其中,所述座体一侧固设有一扣固件;盖体的一侧枢设于座体上,另一侧相对扣固件设置有一扣勾,该扣勾与扣固件相互扣合。
如上所述的蠕动泵,其中,所述传动轮组具有六个滚轮。
借助于该改进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以马达带动传动轮组旋转时,滚轮与压抵面可挤压传输管,令传输管一端的流体受到汲取,而于各相邻滚轮之间的传输管内流动;然后,通过滚轮与第一渐舒面之间的配合,而使传输管一端逐渐舒张,令传输管内的流体得以缓慢、渐渐地流出;之后,当滚轮转动至迫紧部时,传输管可再次受迫紧部压抵而呈半封闭状态,如此则前述流出的流体将难以回流,而仅能往传输管的另一端流出;而此后,传输管可再通过滚轮与第二渐舒面的配合而逐渐舒张,使传输管内剩余的流体缓慢、渐渐地流出传输管。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可有效避免传输管内部流体因压力突然降低而以大量喷出的方式流出传输管;此外,也可避免喷出后的流体产生回流,因此可增加流体输送上的顺畅性,和流体流出剂量控制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盖体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诚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