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2744.2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田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A61G5/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县民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轮椅 控制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特指一种可拆卸控制器而自由调整其于电动轮椅的位置的控制器座构造。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电动轮椅的操控器皆固定于座椅的扶手前方,主要是电动轮椅的操控器一般皆只是使用者自行操控,然而,若是遇到使用者手部受伤无法操控时,则需要他人帮忙操控,而电动轮椅的操控器设于座椅的扶手前方,对于后方的帮忙者根本无法操控,因而丧失其功能而无法使用,且电动轮椅本身的重量又比一般轮椅重上许多再加上受伤的使用者的体重,于后侧推移电动轮椅的人,就需要耗费更大量的体力,才能使轮椅顺利前进。
而,现有专利前案中,公告第M282661号的「电动轮椅的控制器调整构造」,藉由一调整构件来调整控制器前后及上下的位置,并利用扶手的横管来调整,控制器的左右位置,以令电动轮椅的使用更加便利,符合全方位调整的功能。
另,公告号459529号的「电动轮椅操作盘的支持构造」,其将操作盘设置于电动轮椅椅架的支持杆上部,该支持杆下部则以可让支持杆朝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转动定位的方向连接于椅架,而支持杆上部则以可让操作盘前后左右摆动定位方式连接于操作盘。
然而,上述二前案以调整方向为主,但固定于前方的位置并没有变化,不具机动性,故其在使用上不甚理想。
针对上述二前案的缺失,设计人曾改良出第M305675号「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虽然在使用及操作较前案已有大幅的精进,但设计人仍觉得该构造应可再精简,使其操作更为方便、卡掣定位更确实与更安全,故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其可拆卸并可自由调整于电动轮椅的定位位置,操作更为方便、卡掣定位更确实与更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包括有控制器、滑座、卡掣杆与定位座,滑座设于控制器的下方,且滑座设有相交的滑槽与容置筒,并于容置筒内设有弹性组件,滑座另设有一孔并贯穿容置筒,且于孔内设有一限位梢;卡掣杆穿置于滑座的容置筒内,卡掣杆的一端且抵于滑座的弹性组件,并,卡掣杆对应滑座的孔设有限位槽,以限位梢穿透孔及限位槽,使卡掣杆限位于容置筒,另,卡掣杆对应滑座的滑槽设有凹槽,并于凹槽一端向凹槽内凸设有卡掣块,且限位槽的槽宽大于限位梢的直径与卡掣块凸向凹槽内的长度;定位座设有导滑板以对应嵌于滑座的滑槽,而导滑板设有卡掣槽以对应卡掣杆的卡掣块,且导滑板前端设有导引面以对应卡掣杆的卡掣块。
上述的导滑板呈L状。
上述的弹性组件为弹簧。
上述的限位梢的前端设为螺纹段,而滑座的孔亦对应设有螺纹。
上述的导引面为斜面。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将控制器螺锁于滑座上,卡掣杆穿滑于滑座,并卡掣杆的一端抵于滑座的弹性组件,另,定位座定位于轮椅骨架上并设有导滑板,滑座的滑槽嵌滑于导滑板,则卡掣杆藉由弹性组件卡掣导滑板的卡掣槽,令滑座与控制器固定于定位座,实现控制器的定位,反之,按压卡掣杆,压缩弹性组件,使卡掣块脱离导滑板的卡掣槽,即可将滑座抽离定位座,控制器及滑座即拆卸而调整其定位的位置。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精简,节省成本,且组装容易;
2、本实用新型可自由且机动的调整于电动轮椅的前端或后侧骨架上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简单又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卡掣杆可使滑座确实卡固于定位座;
5、本实用新型的卡掣杆必须使用者轴向拉出才解掣,不虞被误触而解掣,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座尚未滑入定位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滑板的导引面推开卡掣杆卡掣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掣杆的卡掣块卡入导滑板卡掣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电动轮椅前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卡掣杆使卡掣块脱离导滑板卡掣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电动轮椅后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梢的另一实施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控制器 11 螺孔 2 滑座
21 螺栓 22 支架 23 滑槽
24 阻挡部 25 容置筒 26 弹性组件
27 孔 28 限位梢 3 卡掣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LED射灯
- 下一篇:车轮摆正、举升及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