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742.3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少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少占 |
主分类号: | A61C15/04 | 分类号: | A61C15/04;A61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雄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王珉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略省***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牙齿清洁的牙线装置,主要由牙线组成,特别是一种牙线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指套上并将牙线置于指套内的容器内的一套牙线组合。
背景技术:
使用牙线是保持最理想口腔卫生的必要步骤,即在清洁牙齿时,用绷紧适度的牙线,通过上下刮擦牙齿的表面来刮除牙齿表面的残余污垢,使牙面保持清洁,如果使用恰当,它可以防止如齿龈炎或者蛀牙及齿龈疾病发作。尽管专业人士在过去不停地呼吁使用牙线的重要性,但普通公众对牙线的接受程度却是有限,主要觉得牙线使用来需要重复,不舒服,而且困难,要清洁牙齿表面所有的残余污垢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手的灵活度,而且还需要掌握牙线运作的规律性。为此,各种不同形式的机械化牙线装置产生,希望简化牙线的运作。实践证明,与徒手运作牙线相比,现有的牙线装置不但操作复杂,而且费用昂贵,其效果还远比徒手使用牙线低得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牙线及机械化牙线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牙线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指套上并将牙线置于指套内的容器内的一套牙线装置,该装置的每一种组合都可达到实用和美观、卫生方便,并使得牙线洁齿操作变得更为简单,省时,容易,大众化。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牙齿清洁的牙线装置,主要由牙线及指套构成,牙线连接于指套并置于指套内的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牙线两端连接于两个指套,并置于其中一指套内的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牙线两端连接于两个指套,并分别置于两指套内的空腔中且两指套由一可拆断的点固定叠加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两指套呈环状结构相切,牙线置于指套空腔内的牙线装置。使用时折断切点,便可拉出牙线进行牙齿清洁。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两环状指套,置有牙线的截面直径小的小指套镶嵌在呈U型凹槽的大指套内,两个指套分别设有翼边。使用时相对拨开两指套,便可拉出牙线进行牙齿清洁。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牙线内置于呈C型凹槽的大指套外圈内,钩型指箍一端固定连接牙线并箍在大指环外凹槽内。使用时抠开指箍、绕下牙线便可进行牙齿清洁。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两个大小不同、槽口相对的钩型指箍嵌镶的组合,牙线内置于小指箍内。使用时掘开两指套,便可拉出牙线进行牙齿清洁。小指箍上还可以装有翼边,以方便掘动两指套。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个手指套上附刷毛的帽型指套,套在外凹槽内置有牙线的环状指环上,指环指套用牙线连接。使用时手指作为牙刷柄塞入帽内用刷毛刷牙,再抠出指环,便可拉出牙线进行牙齿清洁。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两个指套上附刷毛的不同大小的帽型手指套,相向或相对套在一起,牙线置于小的帽型指套内与大的手指套连接。使用时双手均可刷牙,而后拉出牙线进行牙齿清洁。
本实用新型在对牙线的结构改良后,进一步提高牙线实用性与美观:相对于普通牙线,方便了操作,且更卫生且存放方便;与机械化牙线装置相比,不仅仅成本低廉,并且在灵活性操作上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与图5C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参照附图1与附图2把两個指环100连接在一起.牙线就内藏与指环内空腔101中。两个指环100是固定外切连接。使用牙线時,把指环100在相切处掘断,拉出空腔101内的牙线102,即可使用。
参照附图3,另一种设计,一大指环103与一小指环104,大的指环具有立体U字形空心内壁,小的指环携带有牙线在它的外围。把两者叠合起來,小的指环刚好收在大的圈环U形空心内.两個指环上加上小翼105,方便打开.再者小翼可以演变成戒指,吸引年青人使用牙线。
参照附图4,使用实施例一的牙线把两個指环连接在一起的基本设计,不同之处,是其中一个指环是勾型106。另一个指环是圈107,设计上是把勾形连牙线环绕在定形指环的凹槽外围,然后贴上外层保护膜,完成密封包装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少占,未经谢少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帕清洗甩干机及其拖帕
- 下一篇:电煅石墨化炉炉料内衬炉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