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波隔离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254.2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兰克尔 |
主分类号: | G12B17/02 | 分类号: | G12B17/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波隔离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而让环境周遭充满了电磁波,而目前虽然尚未有确切的研究报告证实电磁波对于人体有危害,但根据自1983年美国北卡大学-Savitz et al研究:常期暴露于60赫磁场,怀孕时曾使用电毯下的婴儿比未使用者,癌症罹患率高1.3倍,而血癌脑瘤罹患率高2.5倍。1987年美国北卡大学-Savitz et al指出:对电台广播、雷达操作员研究,罹患血癌相对危险性提高。2000年根据联合报四月五日报载:英国消费者协会Which杂志警告说,使用移动电话免持听筒时,脑部接受电磁波是使用手机的三倍。确实在有些情况下,过强的电磁波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以致造成多种病变。其现象尤其是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更为明显,且已有部份学者认为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确实存在,且其危害程度会随着接触时间而加深。
然而,日常生活中除了移动电话有较为明显的电磁波产生外,一般如电脑、电视、甚至风扇等电子产品都会有电磁波产生,而传统供个人用以隔绝电磁波的设备,多是针对移动电话使用状况所设计的防电磁波贴片的形式呈现,而防电磁波贴片主要是由本身的导电橡皮材料或导电金属片形成一拦阻电磁波的作用,但由于其导电橡皮的成本较高,而使得其不适用于较大型贴片,又因为导电橡皮的质地较为坚硬所以当使用于移动电话时,也会因为橡皮材料或金属片不通气,以致音量减小以外,还会使使用者有不舒适的感觉,而使得其适用性因此而降低。
故目前市面上出现电磁波屏蔽贴片的产品,其主体为一不锈钢丝网底层及一组维网底层用黏剂相叠合固定,且固定至不锈钢丝网底层的面向使用者表面,但此屏蔽效果不佳且固定方式若不当会使两上下网层易脱落,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不但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的电磁波隔离片结构,尤其整体电磁波隔离片可配合制作成可让使用者穿戴的用具,或是制成各种形状的防电磁波贴片形式,从而增加其商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隔离片,是由金属线与棉线以交织方式编织而成电磁波隔离层,形成一细网状的软质布面结构,而可将整体电磁波隔离片制成可让使用者穿戴并兼具通风效果的穿戴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隔离片,是由金属线与棉线以交织方式编织而成电磁波隔离层,在制作时直接将其包覆于橡胶材料中,使整体电磁波隔离片可配合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防电磁波贴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隔离片,是由金属线与棉线以交织方式编织而成电磁波隔离层,当使用于移动电话、鼠标、电灯开关或小型家电时,也可配合各种可爱或使用者所需的造形以实现美观的目的且兼具实用性,尤其使用于移动电话时,更是因金属线与棉线以交织方式编织,以不致影响音量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波隔离片,即通过以一上主体层与一下主体层夹置一电磁波隔离层而构成一电磁波隔离片的结构主体;其中,该电磁波隔离层主要是由金属线与棉线以交织方式编织而成,以降低整体电磁波隔离片的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波隔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波隔离层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
1 电磁波隔离片 11 上主体层
12 电磁波隔离层 121 金属线
122 棉线 13 下主体层
A 移动电话 C 衣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波隔离片,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电磁波隔离片1主要是由一上主体层11与一下主体层13夹置一电磁波隔离层12构成,请同时配合参照图2所示,其中,电磁波隔离层12主要是由金属线121与棉线122以交织方式编织而成,使其各金属线121与棉线122得以结合呈一细网状的软质布面结构,而由整体交织面的电磁波隔离层12可有效拦阻电磁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兰克尔,未经阿兰克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输出即时温度信号的硅整流元件
- 下一篇:手持式电子产品的多方向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