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837.3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2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29;H01R13/64;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防止第一讯号端子组与不适配的电子转接卡电性接触而发生短路现象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行动电话等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日益发展,为了满足其各式各样的需求,不同的电子卡因此被设计出来,而随着不同的电子卡就会产生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用以令电性连接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电子卡连接器可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上,以供电子卡插置,使电子卡与该印刷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而可传输电子卡与该印刷电路板间的讯号,进而取得彼此之间的信息,又为了与不同规格的电子卡相配合,因此就有多卡连接器的连接器产生。习知的多卡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3215296号通常具备有一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内设有复数端子组,该复数端子组分别设置绝缘座体内的前、中、后位置,以供不同规格尺寸的电子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端子组形成电性连接;一般来说位于绝缘座体最前方的端子组是供尺寸最小的电子卡(如:XD卡)插接使用,而位于中间的端子组可同时供SD卡及RS-MMC卡使用,最后方的端子组则供尺寸最长的MS卡插接使用。由于RS-MMC卡本身的长度较短,因此为了使RS-MMC卡可与位于中间的端子组电性连接,会在RS-MMC卡的后端装设一金属制的加长卡,以此增加RS-MMC卡的长度,以利于RS-MMC卡可与中间的端子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加长卡为金属材质,当RS-MMC卡为插卡状态(即形成电性连接)时,其后方的加长卡刚好位于最前方的端子组的上方,所以很容易会发生加长卡与最前方的端子组接触而产生短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以避免第一端子组与其它电子加长卡接触而产生短路的现象,进而可提升传输质量。
为实现前列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插卡空间,该插卡空间前端形成一开口;一电路板,其结合于该绝缘本体;复数讯号端子组,其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且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一退卡机构,是安装于绝缘本体的一侧边,该退卡机构具有一滑动件、一弹性构件及一导引杆,该滑动件是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以控制插卡及退卡;一挡板组,是由相互连接的挡板及推移件所组成,该挡板是设置于绝缘本体上靠近开口处,该推移件是连接滑动件及挡板,当滑动件前、后滑动时可同时带动挡板前、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绝缘本体的插卡空间内的前、中、后位置分别设有讯号端子组,该讯号端子组分别与绝缘本体下方的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该绝缘本体的插卡空间内,靠近开口处设有一挡板,该挡板并向后连接一推移件,该推移件是抵靠于退卡机构的滑动件一侧,当退卡机构作动时,即可带动推移件及挡板向绝缘本体后方滑移,使挡板向后移动并抵压于第一讯号端子组的上方,以隔离第一讯号端子组与电子加长卡电性接触,进而可避免短路的现象产生,使得电性传输更加顺畅及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前的立体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前的侧剖图。
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后的立体图。
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后的侧剖图。
图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0、插卡空间
11、开口 12、插槽
13、滑槽 14、凹槽
2、电路板 21、第一插孔
22、第二插孔 23、第三插孔
24、穿孔 25、沟槽
3、第一讯号端子组 31、第一端子
311、接脚部 312、对接部
4、第二讯号端子组 41、第二端子
411、接脚部 412、对接部
5、第三讯号端子组 51、第三端子
511、接脚部 512、对接部
6、锡脚端子组 61、插脚
7、退卡机构 71、滑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