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杆线绕线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660.7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震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4002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杆线绕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轮,特别是一种手杆线绕线轮。
背景技术
钓鱼是人们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钓具一般由鱼杆、鱼线及鱼钩组成,鱼线上穿有浮漂及坠子,携带时鱼线及鱼钩与鱼杆是分离的,鱼线是绕在绕线板上,垂钓前将鱼线与鱼杆连接。现在的绕线板一般是由竹、木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平板,两端有齿,鱼线缠绕在绕线板上,鱼线在绕线板端头卡入齿内,可防止鱼线滑出绕线板。
现在的绕线板有以下不足:鱼线绕过绕线板端头时会产生折痕,垂钓时鱼线会有许多褶皱,不易伸展,鱼线缠绕在绕线板上时,由于鱼线上穿有浮漂及坠子,鱼线与浮漂、坠子易发生缠绕卡线,使鱼线解脱困难,鱼钩在绕线板上没有保护,容易伤人,鱼线在绕线板平面凸出,容易与其它物品摩擦产生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杆线绕线轮替代绕线板,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杆线绕线轮,由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为圆柱状轮体,在轮体圆周面有两道环圆周面的线槽,两道线槽之间的环状凸起为倾斜结构,在两道线槽底部,分别有定钩孔,两道线槽外侧面,有多道鱼线夹口。绕线时,先将鱼钩钩入定钩孔内,此线槽内缠绕鱼线,环状凸起倾斜的斜面使鱼线自动滑入线槽线槽底部排列,当绕到浮漂及坠子时,环状凸起倾斜的斜面使浮漂及坠子自动向线槽外壁靠拢,并处于线槽的外层,绕过浮漂及坠子后,将鱼线越过两个线槽之间的环状凸起,在另一个线槽内绕线,鱼线自动滑入线槽底部排列,绕线结束时,将线头卡入就近的鱼线夹口。垂钓前,将线头拽出鱼线夹口,将线头与鱼杆连接,放开手杆线绕线轮,手杆线绕线轮坠落,鱼线从手杆线绕线轮上自然解脱,从定钩孔中取下鱼钩,即可垂钓。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在浮漂及坠子外层不再有鱼线缠绕,避免了鱼线与浮漂、坠子产生缠挂,使放线十分容易,鱼线在缠绕状态不产生皱褶,使用时更加方便,携带时鱼线不会损伤,鱼钩不会伤人,同时,与原有绕线板相比,有较好的人机工程,无论持拿及绕线都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1是线槽,2是鱼线夹口,3是定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杆线绕线轮,由发泡塑胶制成,为圆柱状轮体,在轮体圆周面有环圆周面的两道线槽1,两道线槽1之间的环状凸起为倾斜结构,在线槽1底部,分别有定钩孔3,线槽1外侧面,有鱼线夹口2。绕线时,先将鱼钩钩入一个定钩孔3内,在此线槽1内缠绕鱼线,环状凸起倾斜的斜面使鱼线自动滑入线槽1底部排列,当绕到浮漂及坠子时,环状凸起倾斜的斜面使浮漂及坠子自动向此线槽1外壁靠拢,并处于线槽1的外层,绕过浮漂及坠子后,将鱼线越过两个线槽之间的环状凸起,在线槽1内绕线,鱼线自动滑入线槽1底部排列,绕线结束时,将线头卡入鱼线夹口3。垂钓前,将线头拽出鱼线夹口2,将线头与鱼杆连接,放开手杆线绕线轮,手杆线绕线轮坠落,鱼线从手杆线绕线轮上自然解脱,从定钩孔3中取下鱼钩,即可垂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震,未经姜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沉浮式自动收合捕鱼设备
- 下一篇:果蔬加工机的压杆及压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