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椅背结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542.6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舜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A47C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椅背 结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座椅椅背的结合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极佳弹性变形与结构强度的座椅椅背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现有的座椅椅背结构,其多是将片状的椅背直接固定于座垫(或扶手)后侧边缘,或以一个靠背支架延伸至椅背后方,在将该椅背结合于该靠背支架上,藉以形成固定式(无法活动)的椅背组合结构。
另外,还有的是在座垫后侧边缘以一可弯曲弹性变形的支架衔接该椅背的结构,利用该支架的弹性变形而使椅背可后仰,此种结构可提供较佳的使用舒适性。
然而,上述可后仰的座椅椅背结构其皆是以刚性(无法变形)的结合组件将椅背与相关装置(支架)结合,因此,若将该结合组件完全固定于椅背与支架之间,则其椅背仅能沿该支架的弹性变形方向弯曲(亦即前倾或后仰),这种缺乏方向变化的支撑效果,难以满足坐躺之时的舒适性要求,而若该结合组件与椅背或支架之间预留一间隙,使该椅背可相对于支架而产生不同方向偏斜的空间,其虽可使椅背产生具方向变化的支撑效果,但该椅背却容易因固定不完全而产生摇晃、抖动的情形,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与观感,此为其应用上的一大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座椅椅背结合装置结构有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椅背结合装置,其具有结合强度佳、可弹性偏斜且不会有椅背摇晃、固定不完全的情形,可有效增进产品的组装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椅背结合装置,其结构上极为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椅背结合装置,其包括:基材,具有可弯曲变形的弹性,其设置于椅背与相结合的椅背支架之间;一个中间座,具极佳刚性,其埋设于该基材中段部位,于该中间座中央设有一贯通的中央孔,可供一个中央结合件贯通并伸入椅背支架上对应部位内形成结合;数个侧座,具极佳刚性,其对称埋设置于基材的周缘部位,于该侧座中央设有一个贯通的侧孔,可供一个侧结合件贯穿并伸入椅背上对应部位内形成一个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椅背结合装置的优点在于,在其使用中,由于中间座与椅背支架的结合,以及侧座与椅背的结合,皆是完全密合的组装,而无任何的间隙或松脱,且其利用基材的弹性变形而提供椅背、椅背支架之间偏斜扭转的所需的空间,因此,于实际应用时不会有摇晃、抖动的情形,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有质量不良的感觉;且其组件的组成及结合方式皆极简易并具有极佳的强度,不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更可提升使用寿命,增进其整体的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组装情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组装部位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应用时的椅背偏斜动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应用时的椅背偏斜动作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基材 2.....中间座 21....中央孔
22、32....鱼眼凹部 23....弧形凹部 24....中央螺栓
3.....侧座 31....侧孔 33....尖锥凸部
34....侧螺栓 4.....椅背支架 5.....椅背
A.....结合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由其参照图2的剖面结构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组件A主要包括:基材1、中间座2及侧座3等部份,其中该基材1是以具极佳弹性的软质材料(如:硬橡皮)制成,其可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具回复性的弯曲或扭转变形,中间座2是以硬质具极佳刚性的材料(如: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埋设于该基材1中段(或中央)部位,于该中间座2中央设有一贯通的中央孔21,该中央孔21一端部设有一鱼眼凹部22,另一端部则设有横向延伸的弧形凹部23,数个侧座3亦是以硬质具极佳刚性的材料(如: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对称埋设置于基材1的周缘部位,于各侧座3中央设有一贯通的侧孔31,且该侧孔31于临弧形凹部23的一端侧设有一鱼眼凹部32,而该侧座3于鱼眼凹部32的反侧周缘设有数个尖锥凸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舜,未经黄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风叶
- 下一篇:利用IIC总线显示功能模块状态信息的电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