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531.8 | 申请日: | 200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蔡赋勇;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赋勇 |
主分类号: | G10C3/00 | 分类号: | G10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杨忠孝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琴 琴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具有琴键盖的乐器如钢琴、风琴等,为了防止在使用或琴键盖开闭时,发生由于琴键盖的迅速下落而导致手指被夹伤的意外情况,很有必要在琴体与琴键盖之间安装一种减缓下降速度的缓冲装置。有些装置设有支撑臂,当琴键盖下落时,通过压迫支撑臂,使其转动并通过弹簧的伸缩或小型活塞的运动来调节缓冲力;但有些装置在组装时,需要进行很多螺帽、转轴、垫片、定位销等复杂的连接,随着不断的使用,弹簧或活塞的性能也逐渐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以克服在演奏钢琴时出现夹伤手指的情况、现有的缓降装置结构复杂、稳定性不好、隐蔽性较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包括转换机构、阻尼器、左侧支架、右侧板、转动臂以及夹板,转换机构的转轮的外侧设有凸块,连接块的下部连接轴套,每个轴套上均设有一个直径相同的销孔;轴销穿过转换机构上的销孔与阻尼器前端的前套孔,后轴穿过阻尼器后端的后套孔与后轴孔;左侧支架与右侧板连接,使各个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相通,再将左侧支架与右侧板进行焊接处理;转换机构外侧的凸块透过上轴孔再插入转动臂的凹槽中,转动臂上的孔柱穿插在琴键盖的一侧,然后对应穿过夹板上的板孔,通过螺帽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的调节琴键盖在下落过程中的缓冲力的大小;左右双板进行焊接之后再固定于琴键盖边缘的琴体内侧,稳定性增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且整个装置具有良好的隐蔽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中:1、转换机构;2、阻尼器;3、左侧支架;4、右侧板;5、转动臂;6、夹板;7、转轮;8、连接块;9、轴套;10、凸块;11、销孔;12、轴销;13、前套孔;14、后套孔;15、后轴;16、上轴孔;17、定位孔;18、后轴孔;19、孔柱;20、板孔;21、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包括转换机构1、阻尼器2、左侧支架3、右侧板4、转动臂5以及夹板6,转换机构1的转轮7的外侧设有凸块10,连接块8的下部连接轴套9,每个轴套9上均设有一个直径相同的销孔11;轴销12穿过转换机构1上的销孔11与阻尼器2前端的前套孔13,从而把阻尼器2的前部与转换机构1连接;后轴15穿过阻尼器2后端的后套孔14与后轴孔18,从而把阻尼器2的后部与左侧支架3、右侧板4连接;左侧支架3与右侧板4紧密连接,使各个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17相通,再将左侧支架3与右侧板4进行焊接处理;转换机构1外侧的凸块10透过上轴孔16再插入转动臂5的凹槽中,转动臂5上的孔柱19穿插在琴键盖的一侧,然后对应穿过夹板6上的板孔20,通过螺帽21进行固定。整个装置通过定位孔17固定在琴键盖边缘的琴体内侧。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琴琴键盖的缓降装置,在琴键盖下落时,转动臂5进行转动,再通过转换机构1的转动来带动阻尼器进行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赋勇,未经蔡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床的纤维缠绕容器
- 下一篇:粉末成形机上的滑柱与衬套之间的间隙补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