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用粉笔绝对无尘不用高位写字的电动毁字黑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379.1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留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留才 |
主分类号: | B43L1/08 | 分类号: | B43L1/08;B43L1/10;B43L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5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用 粉笔 绝对 高位 写字 电动 黑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粉笔绝对无尘不用高位写字的电动毁字黑板。
(二)背景技术:
现今的黑板,不管是大理石的,还是木质的,不管是人工擦黑板的,还是电动擦的,还有湿擦电热式的,都还使用粉笔,都摆脱不了粉笔灰的污染,做不到绝对无尘,它们宽度还都在3至4米,这样让两边的学生看相反边缘的黑板太偏斜,而教师则因板面不会向上移动受高度的限制,虽然黑板高度小于或等于1.2米,但在黑板的上部分,特别是第一二行写字,手臂很向高处伸,十分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粉笔灰的污染及老师和同学受黑板宽度和高度限制的不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板不仅做到绝对无尘,不用人工擦黑板,还不让同学看着黑板不太偏斜,更让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克服高位书写的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把板面膜用0.12mm厚的透明的外膜和白色的内膜夹一层锂基脂润滑脂制成板面膜1,并把它绕上辊子3、下辊子4封闭成环形跑道形状,硬板2紧贴板面膜1,通过支架5固定在框架6上,电机7、减速器8、皮带轮9、上辊子3联动,写字的书写笔是在两个空心的不锈钢球中间焊个柄制成纺锤形状,不锈钢球的直径是20mm和30mm,并把黑板做成宽度小于3米,高度大于1.2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1:不用粉笔节约了教育经费,让教育行业从此告别粉笔灰,做到了绝对无尘。其2:不用人工擦黑板。其3:让两边的学生看黑板不太偏斜。其4:让教师可以从最舒适的高度写第一行,并且可一直在这一舒适高度书写。而用纺锤形不锈钢球书写笔在板面膜上书写,摩擦力很小,比用粉笔在当今黑板上写字更方便舒适。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比例是3∶75;
附图2是三实用新型的中线切面图,比例是3∶50;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比例是3∶75;
图中各标记是:
1、板面膜 7、电机
2、硬板 8、减速器
3、上辊子 9、皮带轮
4、下辊子 10、包边
5、硬板支架 11、控制板
6、黑板框架
(五)具体实施方法:
以黑板宽2.8米,高2米为例
第1步做框架:用40mm的角铁切4根2.8米,4根1.996米,4根0.196米,电焊接成2.7×2×0.2米的长方体,左边框架外余0.1米以安装减速器8及皮带轮9,焊接接头需处理兑焊使长方体的边框角铁面均在一个平面内;在后背框架上打孔以把黑板固定在教室内的墙壁上。
第2步做辊子3和4:可以选用结实木材,(也可以用硬塑料,以辊子中间不会拉走形为准)用直木直径在0.2米左右上火炕炕干(以防走形)后,上车床,车出外径0.15米的两个辊子,截长上辊子3是2.78米,下辊子4是2.7,两端车轴头,直径0.05米,中间辊子余2.6米,上辊子3左端轴头长0.13米,配以适当的轴承及轴承架,上下辊子选择固定在框架上的方式要保证框架外不出螺丝或螺丝盖,保证上下辊子平行于上下框架,并在一个平面内,因为若不如此,板面膜就不能正常运行,会左右窜。下辊子的固定还需能上下调节,二辊子的外切线平面比框架角铁外平面靠里2mm。
第3步选择硬板固定方式:截两根2.69米40mm角铁同硬板固定在一起,螺丝盖不能超过硬板外平面,螺丝盖处用批灰批平,以免板面膜支撑有空档,把硬板固定在两边框架上,必须做到硬板2上下接近但不能擦碰上下辊子3和4,左右同辊子对齐,硬板的外平面同上下辊子的外切线平面贴紧,支架5固定框架6上的方或应是螺丝固定,因装板面膜后不能使用电焊焊接。硬板的外表面还要包一层塑料膜以使板面膜不直接同硬板接触,硬板最好用适当厚度(可支撑板面膜写字为准)的塑料板,这样可以使硬板中部凸起一些弧度,使板面膜1同硬板2接触良好。
第4步装皮带轮9、减速器8及电机7,应选用合适的减速器8和皮带轮9,应在电机通电时上辊子3的转速达到每圈3秒钟,毁一板字需时间15秒以内。选择适当的距离把电机7、减速器8固定在框架上,把皮带轮9固定在辊子3上,套上适当的皮带轮,电机接上电容,接好电,以使辊子3向上转为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留才,未经郭留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