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菜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716.5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金城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A61L2/20;A61L2/18;A61L2/025;A61L2/24;A61L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菜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家电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果菜清洗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清洗蔬菜、水果大多数用手工完成,既费时,费力,也浪费水,对洗涤物是否清洗干净没把握,最主要的由于蔬菜经常残留有机化学农药或细菌、虫害,市场很多水果为了保鲜,水果外皮带有保鲜蜡层,这些有害物质依靠手工是很难清洗干净的,以上情况如果清洗得不干净,人长期食用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发生中毒。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彻底清洗蔬菜、水果的自动果菜清洗机,发明人经过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能快速,干净清洗蔬菜的自动果菜清洗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全自动的果菜清洗机,该果菜清洗机能有效清洗蔬菜、水果的有机化学农药和细菌、虫害、保鲜果蜡,并且清洗速度快、节约水电,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的果菜清洗机,包括塑料壳体及位于塑料壳体内的洗涤内胆、高压水泵、臭氧发生器、超声波振荡器、电磁阀、高、低水位控制电极、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洗涤内胆底部为不锈钢底板,不锈钢底板下面装配有超声波振荡器;不锈钢底板有一个凹圆槽,凹圆槽内放置爆气石;高压水泵输入水口接于洗涤内胆下部,高压水泵的输出水口接于洗涤内胆外壁水管,水管上端喷嘴,洗涤内胆的底部设有自来水进水口和污水排水口,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分别由电磁控制进水、排水,洗涤内胆有高、低水位控制电极。电路板控制进水电磁阀、排水及高压水泵、臭氧发生器、超声波振荡器,高、低水位控制电极,按出厂前设定程序自动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选择高压洗涤、臭氧消毒、超声波任选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高压水泵的输出水口,连接洗涤内胆外壁水管,水管接二个或四个喷嘴,喷射水口出的水流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成30-45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洗涤内胆还有高,低水位控制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臭氧发生器输出臭氧气体,由汽泵连接爆汽石装置,将臭氧气体分解成微小汽体(微小颗粒状水泡),第一次溶解入内胆容器的水中,由于两侧喷嘴喷射高压水是径向喷射,使内胆容器的水径向旋转,非常有效地将臭氧气体第二次溶解水中,将水变成臭氧消毒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用高压水洗涤、臭氧消毒、超声清洗器动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洗涤效果好,有效去除有害有机农药、细菌、虫害残留物、保鲜果蜡,洗涤过程由电脑全自动控制,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选择高压洗涤、臭氧消毒、超声波任选单独使用,应用于厨具中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高压水泵输入水口连内胆容器底部其中一条水管,水泵将容器内的水抽出后型成高压水,冲洗被洗物后水回到内胆容器内,形成循环水,达到节约用水。高压水泵的输出水口,将水分成2路或4路,对称连接内胆容器外二侧水管,二侧水管上端装有喷嘴,喷嘴在内胆容器喷射出的高压水流,高压水喷射被洗涤食物。使被洗涤食物和水在圆内胆容器自动旋转和不规律翻转,达到洗涤干净、节劳动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洗涤内胆还有高、低水位控制电极。这样可以根据洗涤物的多少,控制合适的用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为:1、排水电磁阀,2、进水电磁阀,3、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气泵,5高压水泵,6、不锈钢下底,7、洗涤内胆容器,8、喷水头,9、透明钢化玻璃盖,10、硅胶防水圈,11、果菜清洗机外壳,12、不锈钢过滤筛,13、高压水泵进水过滤筛,14、高压水泵输入水口,15、超声波振荡器,16果菜清洗机进水口,17、果菜清洗机排水口,18、果菜清洗机底罩,19、控制电路板,20、臭氧发生器出气口,21、高水位控制电极,22、低水位控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金城,未经林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