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保护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671.1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9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书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G06F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保护袋,特别涉及一种兼具良好散热性及便利性,让使用者不需将笔记本电脑从袋中取出就能直接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
背景技术
电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具有轻巧、薄型化特点的笔记本电脑出现后,因为便携性及应用性大幅地提升,更受到商务人士和学生们的喜爱。为了携带上的方便,使用者会购买专用的保护袋来放置笔记本电脑。由于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首要重点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散热环境以避免电脑过热,而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孔大多设计在底部或侧边,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将笔记本电脑直接放置于保护袋中使用,散热孔容易被袋体堵住或因散热空间不足而使得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导致电脑发生过热死机的情况,对使用者而言是一大困扰。
此外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常因个人习惯或使用需求上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到需要外接其它外围设备的情况,例如鼠标、电源、投影机或随身碟等。通常可安装这些外接外围设备的各式插槽或电池组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后侧,而保护袋与笔记本电脑之间并无足够空间可容置这些外接外围设备的接线,因此想要使用这些插槽或更换电池时则须把笔记本电脑自保护袋中移出再进行连接或更换动作,倘若遇到需频繁取出收纳的状况,对使用者而言将会造成极大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及便利性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以改善公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出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及便利性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让使用者不需将笔记本电脑从袋中取出就能直接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包括一上盖、一下盖、一连接部及一可开合部。上盖包括一上盖内侧及一上盖外侧。下盖包括一下盖内侧及一下盖外侧。连接部连接上盖及下盖。可开合部可使笔记本电脑保护袋呈开启或闭合的状态。其特征在于:笔记本电脑保护袋还包括至少一个垫高元件,所述垫高元件设置于下盖内侧。此外,至少一个垫高元件可设计为可拆装或可变化高低的形式,以此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性及应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的连接部还可包括一开口,该开口是可以闭合的,便于使用者利用笔记本电脑后侧的各式插槽外接外围设备或更换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的上盖或下盖还可包括一散热材料结构,使得笔记本电脑所排出的热能可以通过导热材料结构传导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的上盖或下盖还可包括一可隔绝电磁波的材料结构,该结构是以涂布方式在上盖内外侧或下盖内外侧涂上防电磁波材料,或加入防电磁波材料层,减少电磁波对使用者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保护袋具有良好散热性及便利性,使用者不需要将笔记本电脑从袋中取出就能直接使用,还可以便于使用者利用笔记本电脑后侧的各式插槽外接外围设备或更换电池,并且可以减少电磁波对使用者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放置笔记本电脑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两段式可折魔鬼毡组件叠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多个圆柱体叠合立体图。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及闭合状态剖视图。
图8(a)、图8(b)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开口展开及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a、10b、10c、10d、10e笔记本电脑保护袋
20上盖 21上盖内侧
22上盖外侧 23多个屏幕固定件
30下盖 31下盖内侧
32下盖外侧 33防滑材料结构
40连接部 42开口
42a魔鬼毡组件 50垫高元件
50a两段式可折魔鬼毡组件 50b多个圆柱体
50c弹性元件 60可开合部
90笔记本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书,未经黄国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无油润滑级差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利用空气与冰水来取热的热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