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内嵌式电源插线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481.8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9/22 | 分类号: | H01R9/22;H01R24/06;H01R10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0051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内嵌式 电源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具体为一种插头内嵌式电源插线板。
背景技术
电源插线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常见的电源插线板是直接插入式的,即插入-通电,拔出-断电,即用电器的普通插头直接插入插线板的插孔内,达到用电的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该插线板的插孔及电器插头是完全暴露的,人们(尤其是儿童)常因不小心将手或导电物通入插孔而触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危险性较大;而且此种电源插线板可靠性较差,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接触不良,乃至插头脱落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电源插线板由于结构上的缺陷而存在安全性差、插头易脱落等问题,提供一种插头内嵌式电源插线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插头内嵌式电源插线板,包括内设控制电路的插线板本体以及电源线,插线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插孔,插线板本体外设置将其完全包裹的壳体,壳体上设有朝向插孔方向的可开闭的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下边缘开有与插孔位置相对的卡口。所述插线板本体的内部结构及控制电路均与现有插线板一致;所述活动盖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比如铰链结构、合页结构,这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所述插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可根据现有插线板的型号、结构确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现有插线板外增设一个带有活动盖板的密封壳体,同时在活动盖板下边缘开有与插孔位置相对的卡口,当电器插座插入插孔后,其电源线正好卡固在卡口内,既实现了对整个插线板的密封,避免了人们(尤其是儿童)常因不小心将手或导电物通入插孔而意外触电,又可以将各插座的电源线定位在卡口内,防止随意拉动电源线而导致插头脱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线板本体 2-电源线 3-壳体 4-活动盖板 5-卡口 6-散热孔 7-插头 8-插头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插头内嵌式电源插线板,如图1所示,包括内设控制电路的插线板本体1以及电源线2,插线板本体1上设置若干插孔,插线板本体1外设置将其完全包裹的壳体3,壳体3上设有朝向插孔方向的可开闭的活动盖板4,活动盖板4下边缘开有与插孔位置相对的卡口5,壳体的形状可根据插线板的形状随意设计,为长方体、椭圆体等。
插线板本体的电源线2伸出壳体3,可便于人们操作。
壳体3上开有散热孔6,有利于插线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散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使用时,打开活动盖板,将电器插头7插入相应的插孔内,然后关闭活动盖板,电器插头电源线8正好卡在活动盖板的卡口内,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插头脱落,同时整个壳体将插线板本体密封气来,有效避免了意外触电的事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电弧离子镀沉积高质量薄膜的装置
- 下一篇:平板电视机用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