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526.2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顾伟明;郑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机 连接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机,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
技术背景
液压机用于对一些产品进行冲压加工,由于液压机在工作时是用于液压油传递动力的,在液压机上均需要设置一些连接管路。现有的液压机上的连接管一般为金属材质的硬管,为了在液压机上位置布置的方便,有些连接管具有折角,例如充液阀相连接的连接管,该连接管上具有呈九十度的折角,在液压机工作时,由于连接管内的液压油压力较高,而且瞬间冲击力是正常油压的3-4倍,连接管和接头因应力集中而在折角处破裂,造成压机泄漏,使压机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发明内容
为克服采用现有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它在液压机工作时不易出现破裂现象,保证了液压机的正常工作,不需要经常对连接管进行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包括连接管、设于连接管端部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软管,联接头与液压机中的充液阀相联接。由于连接管为软管,它便于在液压机上进行布置,而且不易对液压机上的其他工作部件产生干涉,它的上面没有折角,液压机工作时液压油在其内流动时易于消减应力集中,不易产生破裂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充液阀上设有充液阀接头,充液阀接头为变径接头,所述的联接头螺纹连接在充液阀接头的大头端部。设有的变径接头既便于和上述的充液阀相联接,同时也便于和上述的联接头相联接。
作为优选,在上述联接头中轴向设有中间管,中间管可插接在充液阀接头内。中间管可以为充液阀接头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而且也保证了液压油流动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充液阀接头的大头端部处设有密封圈。设有的密封圈可以为它们之间提供良好的密封保护。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连接管采用的是软管,因此,在液压机工作过程中,液压油流经连接管时,连接管可以作一些适应性的变形,连接管上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连接管的牢固性能够得到保证。也正因为连接管的牢固性,不需要对液压机上的连接管经常进行更换,既保证了液压机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小了操作麻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充阀接头的主视图。
附图3是充阀接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本实用新型液压机上的连接管路的结构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为软管。连接管1的强度应该能够保证液压油的压力要求,该连接管1的壁体内可以设有加强层,也可以在其外周套接外护套层。
连接管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接头2,联接头2用于和液压机中的充液阀相联接,在充液阀上设有冲液阀接头4,冲液阀接头4为变径接头,所述的联接头2螺纹连接在冲液阀接头4的大头端,而充液阀接头4的小头端固定连接在充液阀上。
在联接头2内轴向设有中间管3,中间管3可插入到充液阀接头4内。在所述充液阀接头4的大头端还套接有密封圈5,当联接头2螺纹连接在充液阀接头4上后,联接头2的端部顶压在密封圈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