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动单元的校正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301.7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铖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0 | 分类号: | F16H7/00;F16H55/36;F16H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单元 校正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单元的校正构造,特别是指凭借所述的校正构造可将所述的传动单元的第一轮体以及第二轮体予以精准校正成真正平行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动单元1,如图1所示,由一连接元件10同时连接一第一轮体11与一第二轮体12所组成。所述的第一轮体11与所述的第二轮体12分别结合一第一轴心13与一第二轴心14,凭借动力输入在所述的第一轴心13或所述的第二轴心14,以使整体传动单元1可转动,为了维持所述的传动单元1的平稳转动,所述的第一轮体11与所述的第二轮体12位于同一平面是必需且不可欠缺;然而,即使所述的第一轴心13与所述的第二轴心14呈平行状态,由于所述的连接元件10并未被调整与所述的第一轴心13以及所述的第二轴心14同时呈垂直的状态,使所述的第一轮体11与所述的第二轮体12呈偏斜状态,造成所述的第一轮体11与所述的第二轮体12转动不顺,而有晃动且产生噪音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单元的校正构造,可使所述的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的第二轮体与所述的连接元件位于真正平行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动单元的校正构造,所述的传动单元,包括一第一轮体、一第二轮体以及一连接所述的第一轮体与所述的第二轮体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正构造,包括一发光元件以及至少一校正组,所述的发光元件与所述的至少一校正组是分别以可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的第一轮体与所述的第二轮体,所述的至少一校正组包含一柱体以及一套环,所述的柱体设置有多个等距刻度,所述的套环是套设在所述的柱体上,所述的套环具有一缺口,所述的缺口设置有一指示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判断所述的发光元件发射出的扇形光束是否对准照射在预先记忆的刻度处,而可进行调整所述的第一轮体或所述的第二轮体,使所述的第一轮体以及所述的第二轮体与所述的连接元件位于真正平行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揭示传动单元呈偏斜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式传动单元暨校正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校正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校正组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6是依据图5而显示校正组的使用平面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8是依据图7而显示校正组的使用平面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水平式传动单元暨校正构造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动单元;10-连接元件;11-第一轮体;12-第二轮体;13-第一轴心;14-第二轴心;2-传动单元;20-连接元件;21-第一轮体;22-第二轮体;23-第一轴心;24-第二轴心;3-发光元件;31、413-磁性元件;32-光束;4-校正组;41-柱体;411-平面;412、412A、412B-刻度;42-套环;421-缺口;422-指示线;A-校正构造;C-相差值;D--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进步性能更易于了解,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加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铖兴业有限公司,未经捷铖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谐振式波长表
- 下一篇:连接器弹片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