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差式自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203.3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连城;黎洪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连城;黎洪钦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排除和回收汽凝水的自蒸发设备,尤其是糖厂蒸发罐、煮糖罐、加热器等排除和回收汽凝水使用的压差式自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糖厂使用的排除汽凝水的设备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柱式自蒸发器,其缺点是:为了平衡两边的压力差,排水柱高度太高,达6~10m,而且如压力差太大,操作不稳定,甚至会出现串汽现象;如压力差太小,则汽凝水排出困难。第二种为利用电极控制水位的自控排汽凝水系统,其主要缺陷是:电极使用久后容易失灵,影响生产,维护、检修麻烦,现在糖厂已逐步淘汰使用。第三种为使用自力式液位控制阀的自控排汽凝水系统,该排汽凝水系统,目前基本上取代前两种排汽凝水系统,开始广泛使用于糖厂,其主要是由平衡箱和控制装置组成,控制装置设置安装于平衡箱外,因此使该系统仍存在以下不足:管路多、设备多,自力式液位控制阀结构复杂,活动部件多,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差式自蒸发器,它不仅能自动排出汽凝水,充分回收汽凝水由于压力降低自蒸发产生的蒸汽,而且结构更简单,工作更可靠,适用范围更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压差式自蒸发器,包括器体和控制装置,器体上设置有自蒸发汽出口、汽凝水进口和汽凝水出口,器体分隔成上部低压室和下部高压室,高压室内于隔板上沿器体轴线设置有一中间上水管,自动上水的控制装置设置在高压室内,由浮球、浮球支架、锥形阀和滑杆组成,滑杆套置于中间上水管内,其上端与设置于低压室内的锥形阀连接,下端套置在高压室底部的套管上,锥形阀与中间上水管的出口呈紧密吻合连接,浮球支架连接在滑杆上,而浮球则连接在浮球支架的支杆上。当安装使用时,高压室与前效汽鼓连通,作为存储前效汽凝水用,低压室与后效汽鼓连通作为汽凝水排出及产生自蒸发用,利用高压室内液位高低,通过浮球的升降来控制锥形阀的开闭,来达到连续、自动排出汽凝水和回收自蒸发蒸汽的目的。
所述由锥形阀、浮球、浮球支架及滑杆组成的自动上水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器体内。
所述锥形阀、浮球、浮球支架及滑杆的总质量作用于锥形阀上的重力大于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的压力差施加在锥形阀上的作用力,以保正锥形阀在高压室液位降低到一定高度时保持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适用压力范围广。可根据用户提供的蒸发系统热力方案合理配置锥形阀、浮球及浮球支架的重量,使之平衡高压室和低压室的压力差,所以调控灵活简便,适用于任何范围的压力差。
2、排水效果好,不串汽。当高压室的汽凝水增多,水位上升,超过最高水位时浮球上升带动锥形阀上升。锥形阀开启后由于高压室和低压室的压力差,使汽凝水沿着中间上水管上升流至低压室产生蒸发后排走;高压室的汽凝水量少,水面下降,浮球也跟着下降,至一定位置时,锥形阀把出水口关闭,从而保证不会发生串汽现象。
3、回收自蒸发汁汽量大,节能效果好。由于吸取了柱式自蒸发器的优点,因此能够收回自蒸发汽,可节约用汽量2~4%,节能效果是目前使用的所有排水系统中最好的。
4、结构简单。由于自动上水的控制装置设置安装在器体内,因此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不但适于新建厂使用,同样适用于老厂利用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该压差式自蒸发器,包括器体1和控制装置,器体1上设置有自蒸发气出口14、汽凝水进口6和汽凝水出口12,器体1分隔成上部低压室2和下部高压室4,高压室4内于隔板上沿器体轴线设置有一中间上水管10,由浮球5、浮球支架9、锥形阀11和滑杆7组成的自动上水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器体1的高压室4内,滑杆7套置于中间上水管10内,其上端与设置于低压室内的锥形阀11连接,下端套置在高压室底部的支承座8上,锥形阀11与中间上水管10的出口呈紧密吻合连接,浮球支架9连接在滑杆7上,而浮球5则连接在浮球支架9的支杆上。锥形阀、浮球、浮球支架及滑杆的总质量作用于锥形阀上的重力大于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的压力差施加在锥形阀上的作用力,当高压室内液位降低,浮球的浮力减小,在重力的作用下锥形阀就会与其联接的滑杆、浮球支架、浮球一起下降直至关闭。
本实用新型压差式自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从图1、图2的结构及管路连接示意图可知,15为蒸发罐,低压室2与后效蒸发罐II加热室连通,高压室4与前效蒸发罐I加热室连通,前后两效蒸发罐的压力差即为高、低压室的压力差。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压力差作用于中间上水管10截面积的总压力小于锥形阀11、浮球5及浮球支架9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因此,当高压室4中的汽凝水没有浸到浮球5时,汽凝水是排不出去的。只有当汽凝水量增多,液位浸到浮球5时,浮球上升使得滑杆7及锥形阀11同时上升,此时由于前、后效蒸发罐压力差的作用,使汽凝水通过中间上水管10及锥形阀11的环形间隙向上流到低压室2,从高压室4流到低压室2的汽凝水由于压力降低,会产生剧烈的自蒸发,产生的自蒸发汽从蒸汽出口14送入后一效蒸发罐作加热用。自蒸发后的汽凝水从低压室2侧部的汽凝水出口管流到下一个自蒸发器进行连续自蒸发或流至汽凝水箱。由于中间上水管10的进水口始终保持在高压室4的最低液面之下,所以能保证自蒸发器既能连续自动排出汽凝水,又不会发生前效加热蒸汽串到后效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连城;黎洪钦,未经谢连城;黎洪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
- 下一篇:手摇式汲液泵前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