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物料清选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924.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徐立章;马朝兴;张立功;李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物料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物料清选装置,可以对麦、稻、油菜、大豆、花生、玉米和葵花等作物进行分离清选试验。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农业收获机械机型采用气流振动筛式或气流双圆筒式清选装置,风机(风扇)一般都采用离心式,后者虽结构简单,对高产及潮湿作物的适应性好,但对干燥作物适应性较差,所以此小型清选试验装置采用的是气流振动筛式,清选筛与抖动板共用一个驱动轴驱动,采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结构简单,研究物料清选机理方便。专利公开号为:CN95206430,该清选装置采用了两筛一架式清选装置,清选筛由两块不同筛孔的筛板上下两层分别固定在同一筛架了,上层是鱼鳞筛,下层是圆孔筛,该清选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筛子不能更换,不利于不同作物的清选,且是一种实用装置,非试验装置,不便对其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各种数据的处理。对物料在清选筛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试验;通过对清选分离过程的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和数据处理,从而对作物在清选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子粒含杂率、子粒破碎与裂痕、清选损失、混合物在筛面上的分布和流动速度、籽粒在筛面下的分布、清选量、物料在清选室内的运动规律,与筛选面的作用,以及不同清选室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等进行定量研究,还有通过改变筛面倾角,筛子振幅,离心风机和贯流风机转速等参数以及更换不同的筛子可以对麦、稻、油菜、大豆、玉米、葵花等作物进行清选分离试验,有关这种试验装置目前还没有检索到相关的文献资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小型清选试验装置,可用于研究物料的清选机理,对单粒谷粒在清选筛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试验;通过对清选分离过程的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和数据处理,可以对作物在清选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子粒含杂率、子粒破碎与裂痕、清选损失、混合物在筛面上的分布和流动速度、籽粒在筛面下的分布、清选量、物料在清选室内的运动规律,与筛选面的作用,以及不同清选室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等进行定量研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力传动部分、风机、清选筛、机架和测控系统,在清选机架的前方安装离心风机小车支架、在后上方安装贯流风机小车支架;抖动板、清选上筛、清选下筛和籽粒滑板通过筛框连接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抖动板、清选上筛和清选下筛共用连接到一个驱动电机上,在清选机架旁安装控制台。
抖动板、清选上筛和清选下筛的动力驱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以驱动电机连接从动轮,从动轮通过旋转轴连接.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臂,驱动臂的另一端安装角度调整齿垫,在从动轮的轮面上安装转速传感器,将转速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控制台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改变一些参数如振动筛的振幅、筛子的振动频率、筛面倾角和相位、振动筛的形式、离心风机和贯流风机转速等,通过这些参数的改变可以很方便地对单粒谷粒在筛面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试验,研究物料的清选机理,还可对其工作过程进行高速摄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离心风机小车支架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贯流风机小车支架1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抖动板4、上筛5和下筛11的驱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控制台14示意图
图中:1.离心风机小车支架,2.筛框连接板,3.清选机架,4.抖动板,5.上筛,6.籽粒滑板,7.上筛调节孔,8.上筛后吊杆,9.下筛调节孔,10.下筛后吊杆,11.下筛,12.数据线,13.贯流风机小车支架,14.控制台,15.离心风机驱动电机,16.调节螺栓,17.离心风机,18.油缸,19.贯流风机角度调节孔,20.贯流风机,21.油缸,22.贯流风机驱动电机,23.角度调整齿垫,24.驱动臂,25.驱动连杆,26.转速传感器,27.从动轮,28.驱动电机,29.工控机,30.急停按钮,31.调速旋钮,32.启动开关,33.数字仪表,34.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