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多路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790.2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戴豫;金志号;汪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豫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21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负荷 传感 优先 型多路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元件,涉及一种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多路换向阀,它用于需要优先保证某一油路供油的共泵分流或双泵合流形式的液压系统,如:叉车、装载机等诸多非道路自行走车辆的液压转向系统和工作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的分流型多路换向阀一般包括安装在一个阀体上的一个普通的优先分流阀和一组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换向阀,优先分流阀的优先分流油路与阀体上的优先分流油口连接,优先分流阀的另一条分流油路将通过阀体上的流道与多路换向阀阀体上的进(或出)油口连接。这种结构的分流型多路换向阀,由于其优先分流油路的分配流量总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量值分配给优先油路。因此,对系统来说,即使其优先分流的油路(如液压转向系统)并未工作,系统仍然会优先分配该量值的油流供给该分流油路。在这种情况下,该油路的流量将全部被无效地损失掉了,并且由此损失的能量主要均转化为系统发热和温升,而这种发热和温升对于系统的维护和密封件的寿命都是极其有害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能耗,降低系统温升,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多路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多路换向阀包括有安装在一个阀体上的一个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和一组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换向阀,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一个负荷传感信号油口,该负荷传感信号油口通过信号油路与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的阀芯一端或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应用于目前国内常用的分流型多路换向阀中,以此替代现有多路阀中的恒流型(或分流补偿型)分流阀。它使得优先分流油路的分配流量将按照该油路的不同需求量优先进行供油,并使该流量成为可控变量,特别是当该优先分流油路并未工作时,系统仅向其提供可正常维持控制信号所必须的流量外,剩余部分的流量将全部供给其它油路。这样便可消除了由于恒定向所需优先供油油路供油过多而造成的功率损失,从而达到降低能量损失和系统温升、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多路换向阀包括安装在一个阀体3上的一个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1和一组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换向阀2,阀体上设置有用来连接和传递负荷传感信号的负荷传感信号油口LS,负荷传感信号油口通过信号油路与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的阀芯一端(如图2)或两端(如图1)相连接。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的优先分流油路与阀体上的优先分流油口CF连接,负荷传感型优先流量控制阀的另一条分流油路将通过阀体上的油道与各多路换向阀阀体上的进(或出)油口A1或B1、A2或B2、A3或B3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传统结构的分流型多路换向阀的阀体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在一个整体的阀体3上设置一组与传统结构位置相同的多路换向阀2,而在传统结构中设置分流阀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动态负荷传感优先型流量控制阀1,同时在阀体上增开一个负荷传感信号油口LS。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多路换向阀阀体毛坯用于制造本实用新型的阀体,有利于降低成本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豫,未经戴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滑式指纹辨识器封装构造
- 下一篇:热水器混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