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绒机刺针端面校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551.7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平;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0 | 分类号: | D04H18/00;D05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3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绒机 刺针 端面 平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植绒机上的刺针端面校平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植绒机是制造造纸毛毯的一项重要工序,在织造好的基布表面经针刺植绒机的针刺工序铺设一层合成短纤维,以改善造纸毛毯的耐磨性、毛网的均匀性、毯面平整性和透气均匀性等性能,刺针植入毛毯的深度均匀一致,才能保持毛毯的上述参数稳定,这就要求针刺植绒机长达2-5米宽30-50公分针板上的众多植绒刺针端面高度尽可能地平整,高低误差≤1毫米。同时针刺植绒机植绒刺针向下刺入造纸毛毯的深度还与刺针板下方托住基布的托毛板上下运动的幅度直接相关,托毛板在电机M拖动下作上下升降运动,托毛板的传动机构带动一个刺针刺入毛毯深度的刻度盘,传统的检验和调整针刺植绒机刺针端与托毛板之间的间距是用目测或塞尺检定,将托毛板下的调节螺钉分段调整达到托毛板与针板下的刺针端之间距离一致是十分费力的事,效率低,而且误差大,工人不容易掌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人工对针刺植绒机调节针板向下一侧的刺针端与托毛板之间的间距也就是针刺植绒深度一致性的难度大、费时费力、误差大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刺植绒机刺针端面与托毛板之间间距的校平装置,使其便于操作,工效提高,误差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刺植绒机刺针端面校平装置,由工作平台、底座、接近开关和压簧组成,其特征是工作平台经垂直向下的孔与底座向上的立柱动配合连接,一复位压簧套在底座垂直向上的立柱外周,与立柱动配合连接,接近开关与底座边上的搭子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接近开关的常闭接点KM3与一常开按纽SB3串连后与拖动针刺植绒机针板升降的电动机M的控制电路中的常开按钮SB2并联连接;工作平台的上工作面与底座的下平面平行,其水平方向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校平针刺植绒机托毛板和针板之间间距是否一致时只需将本装置放入托毛板和针板刺针端面之间试几个点,观察植绒机上的针深刻度盘示值,即可很方便地判定和调整托毛板与针板刺针端面之间间距,操作方便,工效高,误差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与植绒机针板升降电机M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联结关系电原理图。
在图1中:1.工作平台,2.底座,3.接近开关,4.压簧,A.底座(2)上的立柱,B.工作平台下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植绒机刺针端面校平装置由工作平台(1)、底座(2)、接近开关(3)和压簧(4)组成,其特征是工作平台(1)垂直向下的孔(B)与底座(2)垂直向上的立柱(A)动配合连接,一复位压簧(4)在立柱(A)外周与立柱(A)动配合连接,接近开关(3)与底座(2)边上的搭子成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接近开关的常闭接点KM3与一常开按钮SB3串连后与拖动植绒机升降的电机M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常开按钮SB2并联连接;工作平台(1)的上平面和底座(2)的下平面平行,工作平台(1)和底座(2)在水平方向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在图2中,检测校正时将测试装置放入植绒机托毛板之上和刺针板向下的针端之间,点按按钮SB3,接通接触器KM2,电机M拖动托毛板向上,工作平台(1)与接近开关相对时接近开关KM3动作断电,电机M停止,此时看植绒机针深刻度盘指示数;点按按钮SB1,电机M反转,降下托毛板,移动校平装置在针区测另外的点,判定针区各检测点的针深是否一致。方便,工效高,误差小,确保针刺植绒作业的质量好,厚薄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片模架中的冲模用提升机构
- 下一篇:吸顶灯用的快速接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