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512.7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舒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9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冷式 循环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设备的循环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机械加工设备如焊接机、切削加工机床、钻孔机等在工作时由于工作电流比较大或高速摩擦,其发热量较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散热措施可能会造成机械设备和加工工具的损坏。因此,人们为了降低这些设备加工区的温度,往往采用自来水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尽管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自来水不能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人们给冷却水配置了循环系统可以重复利用,但由于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尤其是夏季的水温较高冷却效果明显下降,有时需等待冷却水降温后才能继续使用,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解决小型机械加工设备循环水冷却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目的是要解决小型机械加工设备循环水冷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以及管路,水箱和水泵经管路连接成冷却水循环回路,还包括压缩机制冷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热力膨胀阀构成;
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水箱分割为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通过隔板上所设的导流孔连通,第一水槽上设进水口,该进水口与回水管路连接,第二水槽上设出水口,该出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所述蒸发器安置在第二水槽内,并位于导流孔至出水口的路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的外部设有一保温层。
2、上述方案中,所述数个导流孔分成上下两排平行设置在隔板的上部位置,以使当第一水槽内水位达不到上排导流孔流入第二水槽内进行冷却时,可以经下排导流孔流入到第二水槽内进行冷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型机械加工设备循环水冷却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冷却性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又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又本实用新型水箱外的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填充、保温效果好、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冷却原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隔板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机壳;2、保温层;3、水箱;4、第一水槽;5、第二水槽;6、隔板;7、导流孔;8、蒸发器;9、进水口;10、出水口;11水泵;12、需冷却设备;13、冷水机;14、回水管路;15、进水管路;16、箭头;17、箭头;18、箭头;19、箭头;20、箭头;21、箭头;22、箭头;23、箭头;24、箭头;25、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壳1、水箱3、水泵11、及压缩机制冷系统,水箱3和水泵11经进水管路15和回水管路14连接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机壳1与水箱3之间设有一保温层2,该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填充、保温效果好、坚固耐用。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8以及热力膨胀阀构成;所述水箱3内设有隔板6,该隔板6将水箱3分割为第一水槽4和第二水槽5,第一水槽4和第二水槽5通过隔板6上所设的数个导流孔7连通,第一水槽4右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9,该进水口9与回水管路14连接,第二水槽5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0,该出水口10与进水管路15连接;所述蒸发器8安置在第二水槽5内并位于导流孔7至出水口10的落差路径上,以此使通过导流孔7流进第二水槽5内的热水,经蒸发器8冷却后从出水口10处流出,然后在水泵11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路进入需冷却设备12的需冷却部位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所述数个导流孔7分成上下两排平行设置在隔板6的上部位置,以使当第一水槽4内水位达不到上排导流孔7流入第二水槽5内进行冷却时,可以经下排导流孔7流入到第二水槽内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原理是制冷剂的流动路径为沿箭头16方向通过蒸发器8到箭头17方向,冷水流动路径为沿箭头23、24方向流入至进水管路15,经水泵11作用后沿箭头25方向在进水管路15内直至需冷却设备12,而冷却设备后的热水经回水管路14沿箭头18、19、20方向流回到第一水槽4内,待第一水槽4内的水位达到导流孔7位置时,第一水槽4内的水经导流孔7流入第二水槽5中,沿箭头21、22、23、24方向经过蒸发器8流出至进水管路15,如此循环利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