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雾灯灯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431.7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新;李广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冠东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05 | 分类号: | H01R3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雾灯 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光学信号照明装置,即汽车后雾灯灯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众汽车后雾灯用德国设计的结构形式,其不足之处一是:插灯口是一个圆形金属圈作为一个接地电极,该圆形金属圈如果做得太大,灯泡插上去感到太松,晃动量大,灯泡不稳定,但如果做得太小,则灯泡插上去又嫌太紧,不好插进去,尤其是当该金属圈产生变形时更是如此,对使用和维修、更换带来不便;二是该灯后部拖有较长一段电线后再接电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去,显得累赘,不简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后雾灯灯口易变形、接插灯泡电源的不简洁等诸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雾灯灯座,使之插灯口不易变形,灯泡接插方便可靠,并去掉灯座后的拖线,灯座底部下面直接设一电插口,简洁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雾灯灯座,由灯泡座、底座、接触片A、接触片B和密封胶圈连接而成,其特征是灯泡座的圆接口与底座的圆接口固定连接,一密封胶圈套在底座圆接口外周,灯泡座的插灯口内固定连接有与灯泡两极相连接的接触片A和接触片B,灯泡座由塑料挤制,其形状呈圆管状,上面一端为插灯口,另一端为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圆接口,灯泡座内固定连接的接触片A是与灯头底端一极接触的弹性电极簧片,接触片B是与灯头侧边另一极连接的弹性电极簧片;底座由塑料挤制,其形状为上面是与灯泡座固定连接的圆接口,其向下一侧是椭圆形电插口;接触片A在插灯口一端为与灯头顶点一极接触的S型簧片,接触片B在插灯口一端有一翘起的与灯头侧边另一极接触的弹性钩形簧片,此两接触片伸入底座下椭圆型电插口内的另一端为直形插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灯泡接插方便可靠,整车电源线不用中间连接线和插头座,可以方便地将电源线插头直接插接到灯座底座上,更简洁,便捷,减少零件,节省成本和连接线,简化装配,可靠性更高,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在图1-图4中:1.灯泡座,2.底座,3.接触片B,4.接触片A,5.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汽车后雾灯灯座,由灯泡座(1)、底座(2)、接触片A(4)、接触片B(3)和密封胶圈(5)连接而成,其特征是灯泡座(1)的圆接口与底座(2)的圆接口固定连接,一密封胶圈套在底座圆接口外周,灯泡座(1)内固定连接有与灯泡两极连接的接触片A(4)和接触片B(3),灯泡座由塑料挤制,其形状呈圆管状,上面一端为插灯口,另一端为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圆接口;灯泡座(1)内固定连接的接触片A(4)是与灯头底端一极接触的弹性电极簧片,接触片B(3)是与灯头侧边另一极连接的弹性电极簧片;底座(2)由塑料挤制,其形状为上面是与灯泡座(1)固定连接的圆接口,向下一侧是椭圆形电插口;接触片A(4)在插灯口一端为与灯头顶点一极接触的S型簧片,接触片B(3)在插灯口一端有翘起的与灯头侧边另一极接触的弹性钩形簧片,此两接触片伸入底座(2)下椭圆形电插口内的另一端为直型插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冠东车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冠东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炉体软水冷却结构
- 下一篇:新型塔吊小车防断绳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