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可通讯智能控制保护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350.7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卢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耀红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12;H02H3/20;H02H3/2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009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通讯 智能 控制 保护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可通讯智能控制保护开关,是控制保护开关,属于开关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控制保护开关内部过流等保护方式大多采用热继电器或模拟电子线路,保护功能少、精度低、可靠性差,无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因而也无法适应网络化管理的要求。也有采用在控制保护开关外部加装电动机保护器组成可以通信的电动机保护开关,其体积大,相互连线复杂,安装不便,不适合小体积控制开关柜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现有控制保护开关因在内部过流等保护方面大多采用热继电器或模拟电子线路,存在保护功能少、精度低、可靠性差,无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因而也无法适应网络化管理的要求的不足,提供开关一体化、模块化、配有通信接口、体积小、操作方便、控制简单、性能可靠的一种模块化可通讯智能控制保护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块化可通讯智能控制保护开关,包括上盖,基座,上盖上的旋转手柄,上盖内基座上的电磁系统、传动机构、主接触器、电子脱扣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内基座上还设置包括电流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主体保护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通讯模块的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主电路三相电流的监测信号接电流监测模块的输入端,主电路电压的监测信号接电压监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流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的输出接主体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主体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将处理过的电流采样信号分别接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通讯模块的输入端,并成为互联,通讯模块的输出端外接网络。
所述的主体保护模块以MCU处理器PIC16F877A为核心,包括MCU连接的电压信号处理模块、电流信号处理模块、I/O输入输出模块、显示及按键面板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电压信号处理模块、电流信号处理模块将信号处理后输出到MCU处理器,其输出分别与I/O输入输出模块、显示及按键面板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的输入端互联。
所述的主体保护模块中MCU处理器还连接A/D转换及电流数值处理软件模块,输入、输出控制软件模块,通讯软件模块,显示及按键软件模块,电压软件模块,三相不平衡软件模块,电流过载软件模块,堵转软件模块,欠流保护软件模块;各功能模块固化在MCU处理器中。
所述的可通讯智能保护器的工作电源连接在控制保护开关中电磁传动机构中电磁部分二次藕合电源。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控制保护开关结构的改进,通过在控制保护开关内设置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了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可进行数据交换和适应网络化管理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开关一体化、模块化、配有通信接口、体积小、操作方便、控制简单、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性能配合合理、接线少,接配简单方便、保护功能完善、使用及维修方便、节银节材,可靠性高,可连续运行,特别在高层建筑、冶金、石化、煤矿、港口、铁路、纺织等领域使用,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手柄工作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负载的主回路及二次回路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讯智能保护器电路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主体保护模块电路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电流监测模块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电压监测模块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显示模块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通信模块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智能保护器中按键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旋转手柄1、上盖2、电磁系统3、传动机构4、基座5、主接触器6、电子脱扣器7、可通讯智能保护器8构成;如图2所示,开关旋转手柄1指示在AUTO位置时,如图3所示,电磁系统3中控制线圈A1、A2送入AC220V控制电压,电磁系统动作,开关主接触器闭合,负载得电工作。电磁传动机构中电磁部分二次藕合出电源,可通讯智能保护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耀红,未经卢耀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玻璃无附件工艺菜刀架
- 下一篇:H型钢檩条与檩托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