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磁缸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213.3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祖钢;张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磁缸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力学试验电动振动台,具体涉及电动振动台的磁缸环结构。
背景技术
振动试验台是一种对产品或部件进行振动模拟试验的设备,通过这样的试验可以评定一个产品的抗震性能,为考核该产品质量提供合理依据,因此现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通讯、家电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公知,现有的电动振动台磁缸环为一整体的环形结构。为了改善电动振动台阻抗的特性使高频段动圈呈现的阻抗大大减低,一般都要在磁缸环的内壁和中心磁极的外壁上镶有内短路环和外短路环,磁缸环10内壁上镶短路环11后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磁缸环内壁镶短路环的工艺,现一般采用电镀式、压入式以及电焊式等方式。但不管是以何种工艺镶短路环,都会因现有的磁缸为整体的,需要整体夹装或处理,制作难度加大,并且相应的夹具、工装的成本都相应增加。特别是对于直径D≥1000mm的磁缸环要镶上短路环更是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一体导致不易镶短路环,镶短路环制作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磁缸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磁缸环,由磁缸环本体和中心环同心嵌套固定连接构成,中心环的内孔为短路环嵌入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环与磁缸环的连接方式较佳为:所述中心环顶端外周向上设有台阶以此形成一向下的环形连接面,相对应磁缸环本体的内壁上也设有台阶以此形成一向上的环形连接面,中心环和磁缸环本体以两连接面相抵并在两连接面上以螺钉或螺栓固定连接。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环应保证一定的厚度,以免在焊接短路环时产生局部变形,中心环与磁缸环本体之间不能有较大的间隙,否则将影响电动振动台的性能。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环可覆盖整个或大部磁缸环本体的内壁,也可以仅覆盖需设短路环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是:在磁缸环整个内孔中或仅设短路环的部分掏出一个中心环,使磁缸环由磁缸环本体和中心环两部件构成。这样镶短路环时,可以只对中心环加工处理,在中心环的内孔中连镶短路环之后,再把中心环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到磁缸环本体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方便了镶短路环,镶短路环时对磁缸环部分的加工处理只需针对中心环进行,中心环体积小巧,使镶短路环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并且夹具或工装无须加大,使镶短路环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缸环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环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磁缸环本体;2、中心环;3、向下的环形连接面;4、向上的环形连接面;5、螺钉;10、磁缸环;11、短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分体式磁缸环,由磁缸环本体1和中心环2同心嵌套固定连接构成,中心环2的内孔为短路环嵌入部,其中供镶短路环11。所述中心环2顶端外周向上设有台阶以此形成一向下的环形连接面3,相对应磁缸环本体的内壁上也设有台阶以此形成一向上的环形连接面4,中心环2和磁缸环本体1以两连接面相抵并在两连接面上以螺钉5或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如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磁缸环本体1中部内壁上原设有一圈凸起部,该凸起部的作用是支撑励磁线圈,本实施例具体就在该凸起部上设中心环2。
在装配时,应保证中心环2与磁缸环本体1同心,否则将影响整个电动振动台的性能。并且,中心环2与磁缸环本体1之间不能有较大的间隙,否则也将影响电动振动台的性能。螺钉5的顶部不能超出中心环顶部,否则将影响到励磁线圈的摆放、固定。
上述实施例在镶短路环时,可以只对中心环2加工处理,在中心环2的内孔中连镶短路环之后,再把中心环2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到磁缸环本体1上;中心环2体积小巧,使镶短路环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并且夹具或工装无须加大,使镶短路环成本大大降低。
上述实施例为举例说明最佳方案,上述设计中心环2体积最小,实际中心环也可设计得更大,直接覆盖放置在凸起部上甚至将磁缸环本体1的整个内壁掏成一中心环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试验仪器总厂,未经苏州试验仪器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