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学实验小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025.0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捷;徐旭东;王知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闫彪 |
地址: | 21512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学 实验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物理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的小车,属于教学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物理的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中经常需要借助形象的器具,比如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等教学演示或实验中,小车是很重要的一个器具。但据申请人了解,现有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用的小车制作简陋、功能单一及小车运动阻力大,尤其是不能进行在凹曲面上运动的教学演示或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用小车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兼顾多种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的动力学实验小车,从而提高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质量并给物理力学教学或实验带来方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流线型的车体和装于车体底部车轴上的车轮;所述车体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形成有上翘的前、后斜面。
以上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一是:所述车体内设空腔,所述空腔内安置有传感器。
以上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二是:所述车体顶部制有凹腔。
以上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三是:所述车轴上装有减震件。
以上技术方案的完善之四是:所述车体后端面是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具有:1)由于车体底部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上翘的前、后斜面,因此可以在凹曲面上进行有关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2)通过车体内设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小车在做任何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车体顶部的凹腔可用于加载重物、传感器或其它实验附件;4)车轴上的减震件可使车轮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可以陷入车体内部,对车轴和车轮都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减振装置;5)车体后端面设计为平面,可以作为收发一体的位移传感器的反射面,方便测量。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相比现有力学教学演示或实验用小车,大大拓展了探究力学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给教学演示或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学实验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6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如图1-图5所示,包括流线型的车体1和装于车体1底部车轴20上的车轮2。车体1底部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上翘的前斜面3和后斜面4,前斜面3和后斜面4分别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度数是5°-30°。车体1的前端上表面制成弧面。
如图6所示,车体内分设前、中、后三个空腔5-1、5-2、5-3,前空腔5-1内安置力传感器探头6,固定在力传感器探头6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7-1;中空腔5-2内安置位移传感器探头8,位移传感器探头8位于车体底部开设的第二通孔7-2上方,第二通孔7-2呈腰形(如图3);后空腔5-3内安置温度传感器探头9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探头1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探头10可以探测小车在做任何运动(如直线运动、圆周运动、螺旋线运动、简谐振动等)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空腔中固定有整体电路板,力传感器探头6、位移传感器探头8、温度传感器探头9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探头10的转化和放大电路集成在整体电路板上,在整体电路板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
如图2和图6所示,在车体1顶部制有长方形凹腔11,可用于加载重物、传感器、或其它实验附件。
如图6所示,在车轴20上装有弹簧21。
如图1、2和3所示,车体1后端面制成平面。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车头(车体1前端)、车尾(车体1后端)、凹腔11、以及车顶(车体1顶部)均设有螺孔,用以方便固定钩子、固定杆等实验附件。
使用本实施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进行的第一种教学演示或实验如图7所示,将本实施例的动力学实验小车的车轮2卡在直导轨12的凹陷轨道上,这样,即可进行探究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演示或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