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日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9064.7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可明 |
主分类号: | B42D5/04 | 分类号: | B42D5/04;B42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下***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日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历,特别是卷绕式日历,它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日历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的很广泛,人们用日历显示日期和与日期相关联的事物,形式上有一张张逐日撕掉的普通日历,有一张张逐日翻过的台历,还有挂在墙上的挂历等等。这些日历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是在撕掉或翻转纸页时,不易捏起纸页,只有把手指沾湿后才易捏起,人们往往将唾液抹到手指上去捏纸页,天天如此,很碍卫生,也不雅观;其二是撕下来的纸页随手扔掉,不利于保护环境,其三是日历多为纸质,也不易采用其他质料代用,且单面使用,既过多的消耗资源,又增高了成本。所以有必要设计新的日历形式,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前述的不足之处,创制一种新的日历形式,使得既便于日常使用,又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日历带片、卷绕轴、卷绕辊、承托轴、承托辊和外壳、旋钮等部件构成,日历的图形和文字印制在日历带片上;两根卷绕轴分别穿进两个卷绕辊的中心轴孔内;承托轴分别穿进承托辊的中心轴孔内;卷绕轴和承托轴的两端分别穿进外壳两个侧壁上的通孔内;日历带片的两端分别卷绕到两个卷绕辊上,中间部分平搭在承托辊上;外壳盖上设有“窗口”,日历的图形和文字从“窗口”显示出来。
日历的图形和文字可以印制在日历带片的一个带面上;
日历的图形和文字可以印制在日历带片的正反两个带面上。
日历带片的带面上,按纵向平行的划分为一个以上的时段序列条,每个时段的日历图形和文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在一条时段序列条上,印有时段起始时间的一端为时段序列条的始端,印有时段终了时间的一端为时段序列条的终端;
时段为任意时间长度;
两个前后相连续的时段,其日历图形和文字,可以以终始相接的形式,印制在日历带片同一带面上相邻的两个时段序列条上;
两个前后相连续的时段,其日历图形和文字,可以以终始相接的形式,印制在日历带片正反两个带面上相邻的两个时段序列条上。
两根卷绕轴的距离大于卷绕辊卷绕全部日历带片后的直径;
两根卷绕轴互相平行;
卷绕轴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手动旋钮,手动旋钮和卷绕轴能够带动卷绕辊旋转。
两个卷绕辊可以互为主动辊和被动辊;
两个卷绕辊可以以相同方向旋转的方式,将日历带片由被动辊上卷绕到主动辊上;
两个卷绕辊可以以相反方向旋转的方式,将日历带片由被动辊上卷绕到主动辊上。
承托轴和承托辊均在两个以上,两者数量相等,匹配成套;
承托轴分别设置在靠近外壳盖“窗口”的位置,最外边的两根承托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窗口”的长度;
各承托轴互相平行;
承托辊的长度大于日历带片的宽度。
外壳盖上“窗口”的宽度小于日历带片的宽度;
外壳盖“窗口”上可以设置挡板。
在旋动手动旋钮时,日历带片在外壳盖“窗口”内作平面移动,以显示日历的图形和文字等内容。在变更日历的图形和文字时,不用翻动纸页,只要旋动旋钮即可,使用很方便。日历的各构成部件和日历带片都能重复使用,日历带片可以用纸质、塑料质或其它适当的质料制成,可以在一个日历带片的正反两个带面上印制数年的日历图形和文字,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质朴适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外壳的代号为K,其中:
K-1-外壳壳体;
K-2-外壳盖;
K-3-外壳盖上的“窗口”;
K-4-外壳盖“窗口”上的挡板。
E、F分别表示外壳的两端;
M、N分别表示外壳的两侧。
图4、图5是承托辊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承托辊的代号是G1。
图6、图7是承托轴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承托轴的代号是Z1。
图8、图9是卷绕辊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卷绕辊的代号是G2,其中:
G2-1_为设定的第1个卷绕辊;
G2-2_为设定的第2个卷绕辊。
图10、图11是卷绕轴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卷绕轴的代号是Z2,其中:
Z2-1-是设定的第1根卷绕轴;
Z2-2-是设定的第2根卷绕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可明,未经许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