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来水流量分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366.2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蓝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蓝天 |
主分类号: | F16L41/00 | 分类号: | F16L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水 流量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分配装置,特别是一种进水口渐渐变窄的自来水流量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市政供水系统内水量不足时,需要向供水网络内补充一定的水量,这样才能保证供水系统内的水压。目前的补水方法是先测量供水系统内的水压是否低于标准水压,如果低于标准水压,则要通过水泵将补水箱内水注入到供水系统中,这种补水方式操作复杂、所需设备成本高、水压调节不及时、稳定性差。此外,当自来水管网的流量能够保证系统用水量时,水箱内的水将一直不会被使用,时间过长将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影响生活供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实现自动补水的自来水流量分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来水流量分配装置为一多通管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补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的根部有一锥形管与进水管连为一体,形成一管内管,补水管的出水口处正对锥形管的外壁,补水管的出水口和锥形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缝隙;出水管内的根部设有整流楞。
所述补水管可有多根。
所述锥形管的出口直径根据需要而确定。
所述锥缝隙的大小根据需要而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当自来水管网的流量不足时,通过水压差即可实现自动补水,免去了补水泵等外部补水装置,节约了成本;当自来水管网的流量能够保证系统用水量时,本实用新型也会从水箱自动抽取一定的水量,从而达到水箱自动循环的作用,防止污染水质,起到了环保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案图
图中,1进水管 2补水管 3出水管
4锥形管 5整流楞 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来水流量分配装置为一多通管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1、补水管2和出水管3;在进水管的根部有一锥形管4与进水管1连为一体,形成一管内管,补水管2的出水口处正对锥形管4的外壁,补水管2的出水口和锥形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缝隙6;出水管3内的根部设有整流楞5。
所述补水管2可有多根。
所述锥形管4的出口直径根据需要而确定。
所述锥缝隙6的大小根据需要而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自来水从进水1管进入,进水管1的截面从外到里不断减小,使得在同样水量和压力的情况下,在该装置内部最小口径处的水流速度较快;由于快速的出水使得该处的较小缝隙6处产生抽吸现象通过补水管2将水箱中的水自动的抽吸出来,连同进水一起流向出水管3;锥形管4的最小截面积可根据需求在生产时调整,且该处的缝隙6也为可调,针对以后产品也有可根据现场情况现场调节,该最小截面积越大,则水流速越小,所以从水箱抽吸水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该处缝隙6越小,则同样水速的情况下从水箱抽吸的水量越小,反之则越大;要使得该装置起到抽吸作用必须要使得最小截面积处的水速达到一定数值,该值与该处缝隙6的大小有关,缝隙6越大则对该值要求越高,此时抽吸水量较大;缝隙6越小,则对该值的要求越低,此时抽吸水量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蓝天,未经王鹏;蓝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的加药除垢装置
- 下一篇:灸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