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257.0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仁 |
主分类号: | B63C9/03 | 分类号: | B63C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苏泳生 |
地址: | 351144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式全 封闭 液氧 充气 供气 救生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舰船救生器材,特别是一种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国内水运事业日渐发达,各航线水面舰船日益繁忙,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各航线水面舰船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日渐增多,而救生筏在海难时能很好的发挥抗灾救生作用。但现有的救生筏单艇体积大,占用存储空间多,限制舰船搭载数量,单筏限载人数少,筏舱内空气质量差,为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以克服现有救生筏单艇体积大、占用存储空间多、限制舰船搭载数量、单筏限载人数少及筏舱内空气质量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所述救生筏的底部和左、右两侧由若干个独立的浮体充气囊连接而成,救生筏顶部及前、后两面用轻质柔软的橡胶覆膜覆盖;救生筏的左下角设有液氧套囊,液氧套囊内设有医用液氧瓶;各个相邻的充气囊之间置有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及充气囊泄压供气塑料软管,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游离端套有滑动调节器,各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和总充气塑料软管连接在医用液氧瓶上,医用液氧瓶位于救生筏左下角的液氧套囊内,总充气塑料软管和各个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利用三通塑料硬管及总充气塑料软管段连接固定;救生筏顶部和前、后两面用轻质柔软的橡胶覆膜覆盖,救生筏的外部设有警戒标志与荧光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的有益效果为:单筏重量轻,存储体积小,搬运方便;单筏限载人数多、筏舱活动空气质量好;增加救生筏被发现机率,降低搜救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筏体正面的覆膜示意图。
图中:
1、医用液氧瓶;2、液氧套囊;3、总充气塑料软管;4、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5、浮体充气囊;6、充气塑料软管滑动调节器;7、充气囊泄压供气塑料软管;8、筏舱;9、救生筏出入口;10、橡胶覆膜;11、三通塑料硬管;12、连接带;13、缆绳;14、救生筏各充气囊浮体;15、警戒标志;16、荧光带;17、总充气塑料软管滑动调节器;18、进舱通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包括救生筏上面和前后两面的橡胶覆膜10、救生筏出入口9、进舱通行软管18、若干独立的浮体充气囊5、医用液氧瓶1、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4,所述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的底部和左、右两侧由各个独立的浮体充气囊5连接而成,各个相邻的浮体充气囊5之间置有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4及充气囊泄压供气塑料软管7,各个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4游离端均套有充气塑料软管滑动调节器6,各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4和总充气塑料软管3连接在医用液氧瓶1上,医用液氧瓶1位于救生筏左下角的液氧套囊2内,总充气塑料软管3和各个浮体充气囊充气塑料软管4利用三通塑料硬管11及总充气塑料软管3段连接固定,总充气塑料软管3游离端套有总充气塑料软管滑动调节器17;救生筏顶部和前、后两面用轻质柔软的橡胶覆膜10覆盖,减少了单筏重量,救生筏的外部设有警戒标志15与荧光带16。
使用时,解开救生筏卷团上的绑扎缆绳13后,展开救生筏,然后打开液氧瓶总阀门,医用液氧瓶1中的氧气即进入总充气塑料软管3和浮体各充气囊腔,完成对救生筏浮体各充气囊充气,同时待全部下船人员从救生筏出入口9进入筏舱8后,结扎进舱通行软管18,防止各充气囊泄压供气塑料软管7向筏舱8内供气,泄漏舱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仁,未经林国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