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073.4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3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得忠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定位 可拆式 灯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照明用灯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拆装方便的灯罩。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台灯因其多姿多彩,造型各异而倍受各界人士的喜爱。而将光线收拢及投射的灯罩外观造型往往影响着各种台灯造型的美观,成为各种台灯主要的装饰物之一。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灯罩都是脆性材料制成的,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脆性材料制成的灯罩具有以下两缺陷:其一是脆性材料占用空间比较大,运输费用较高,携带不方便;其二是脆性材料容易摔坏,运输过程中容易破裂,不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灯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灯罩由带有若干个支撑脚的上定位圈、支撑架、下定位圈和灯罩组成,其中上定位圈及下定位圈分别固定于灯罩的两端,上、下定位圈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二弧形铁丝和一定位横杆组成,弧形铁丝上端与定位横杆固接,下端插入分布在上定位圈周边上的定位套杯中,定位横杆上设有缺口,下定位圈周边上固设的定位卡片置于缺口内,从而将上下定位圈撑起成型。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支撑架为3个、4个或多个。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定位横杆上的缺口为2个、3个或多个。
相对应的上定位圈上的定位套杯、下定位圈上的定位卡片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支撑架和缺口的数量来相应变化。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同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等规则几何形。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灯罩为布料、塑料或纸等可折叠的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弧形支撑架均布设在上、下定位圈之间,紧紧地将上、下定位圈撑开,并由上定位圈上均布设有的定位套杯固定位支撑架的弧形铁丝,由下定位圈上均布设有的卡片与支撑架的定位横杆的缺口处定位对齐卡住,从而使弧形支撑架不会左右移动或与下定位圈脱开。由于灯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定位圈上,灯罩的立体造型就会呈现在使用者的面前,当运输携带时,可将弧形支撑架从上、下定位圈、之间卸下,卸下后的部件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灯罩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规则、变形少、易于包装、运输过程中体积小、成型后外形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定位圈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定位圈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中:1-上定位圈;11-支撑脚;12-定位套杯;2-支撑架;21-弧形铁丝;22-定位横杆;23-缺口;3-下定位圈;31-定位卡片;4-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带有若干个支撑脚11的上定位圈1、支撑架2、下定位圈3和灯罩4组成,其中上定位圈1及下定位圈3分别固定于灯罩4的两端,上、下定位圈1、3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由二弧形铁丝21和一定位横杆22组成,弧形铁丝21上端与定位横杆22固接,下端插入分布在上定位圈1周边上的定位套杯12中,定位横杆22上设有缺口23,下定位圈3周边上固设的定位卡片31置于缺口23内,从而将上下定位圈1、3撑起成型。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支撑架2为3个、4个或多个。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定位横杆22上的缺口23为2个、3个或多个。
相对应的上定位圈1上的定位套杯12、下定位圈3上的定位卡片3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支撑架2和缺口23的数量来相应变化。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上定位圈1和下定位圈2同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等规则几何形。
所述的一种可上下均布定位可拆式灯罩,所述灯罩为布料、塑料或纸等可折叠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得忠,未经刘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