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灰尘量侦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030.6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荣;黄圣文;郑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8 | 分类号: | G01N25/18;G08B5/36;G08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尘 侦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灰尘量侦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使用者适时对空气滤净单元进行更换或清洗的灰尘量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发展出诸多电子装置,且由于电子装置往往具有多种发热元件,所以当电子装置在运作时,电子装置的内部温度也会逐渐升高,而假若电子装置的内部的温度环境过高,就容易导致电子装置发生故障、当机而无法正常运作。
所以,为帮助电子装置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能可以快速散逸,通常是会在电子装置内设一散热装置,如设置一风扇来提高热对流,以使电子装置在正常工作温度环境下运作。并且,在风扇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处设有一空气滤净单元,如滤网,而当风扇转动时,就会带动外部环境的较冷空气经由滤网进入电子装置内部,且风扇尚会将电子装置内部的较高温空气排出,以达到降温效果。
然而,由于滤网上通常会累积一些灰尘,而一旦滤网上所累积的灰尘过多时,通过滤网的气流量便会下降,所以风扇的转速就会升高,而电子装置内的热能并可能难以有效排出而影响其正常运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困扰,提供一种可以侦测空气滤净单元的灰尘量的侦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此具体且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创新的灰尘量侦测装置,用于侦测一空气滤净单元的灰尘累积程度,且灰尘量侦测装置可安装在一电子装置内,以供电子装置根据灰尘量侦测装置所侦测的结果判定而主动提醒使用者适时的更换、清洗空气滤净单元,进而确保电子装置可正常运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灰尘量侦测装置,其是位于一空气滤净单元与一风扇之间,且空气滤净单元和风扇是位于电子装置内。其中,此灰尘量侦测装置包括一第一温度感测器,用以感测到一环境温度;一加热器用以提供热能;及一第二温度感测器,其位于此加热器上并感测该加热器的温度,根据此环境温度与加热器温度间的温度差ΔT1与一内建的基准温度差ΔT2的比较结果,判断空气滤净单元上所累积的灰尘量程度。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与一相耦合的警示单元,其中控制单元会计算温度差ΔT1与基准温度差ΔT2间的相差温度ΔT,并进而将此相差温度ΔT与一警示温度作比较,假若相差温度ΔT大于警示温度时,控制单元会使警示单元发出警示讯号,以提醒使用者清洗或更换空气滤净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灰尘量侦测装置,即可协助使用者适时对空气滤净单元进行更换或清洗,而避免电子装置因温度升高而发生故障;并且,所有具有风扇及空气滤净单元的电子装置,皆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灰尘量侦测装置进行灰尘量侦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与灰尘量侦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与灰尘量侦测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10电子装置 12风道
13控制单元 14风扇
15记忆体 16空气滤净单元
18灰尘量侦测装置
181、182温度感测器 183加热器
20警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图式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灰尘量侦测装置,其应用在一电子装置上,用以侦测电子装置上的空气滤净单元的灰尘量程度,提醒使用者是否需进行更换或清洗,其中电子装置是具有装设风扇及空气滤净单元的电子装置,如投影机、电脑、空调装置、除湿机或其他诸多电子装置。
请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电子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10内设有一风道12、一风扇14、一空气滤净单元16,如滤网,与一控制单元13用以控制电子装置的运作,并耦合风扇14以控制风扇14的转速,且当风扇14转动时会带动电子装置10外的气流经由空气滤净单元16流进电子装置10内,及一记忆体15耦合控制单元13,用以储存资料,其中空气滤净单元16位于风道12的一端,风扇14则位于风道12的另一端,且记忆体15可以是一电子抹除式唯读记忆体(EEPRO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