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强制换热电子冷、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675.8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家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家梁 |
主分类号: | F28F13/06 | 分类号: | F28F13/06;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强制 电子 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家电产品中的电子制冷(或制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强制换热电子冷、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带有电子制冷(或制热)功能的饮水机和冷饮器,由于内部的电子致冷器所采用的TEC热能转换器尺寸较小,而热流密度很高;另外,饮水机上通常选用的制冷片TEC规格均为4×4cm2,因而与导热翅片相互接触的传热面积很小,特别是内部传热翅片的换热面积小、热流密度大,从而容易导致结冰等热阻急剧增大现象的产生,更加剧了传热速度的缓慢和制冷效率的低下,因而难以实现快速制冷。并且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子制冷原本制冷量和制冷系数较小等缺点导致机器持续长时间地工作,耗能反而比电机压缩式致冷器还大。有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制冷量,不得不选用两块以上的制冷片TEC,并极力增大传热翅片的面积,从而造成了系统结构复杂、耗电量大、产品成本反而比电机压缩式致冷器还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紧凑、制冷(或制热)速度快、出冷水能力大、防止胆体内部结冰冻堵、冻裂等多种优点的高效强制换热电子冷、暖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强制换热电子冷、暖器,包括:(微型)循环泵、内部传热翅片、TEC热能转换器、风扇、外部传热翅片、胆体、保温层、进水管和出水管等附件共同组成;其中进水管、出水管及内部传热翅片均安装在胆体内部。微型循环泵直接加装在胆体内部或保温层外部。在胆体的外层紧附着保温层,在保温层间安装有热能转换器,外侧与外部传热翅片相连,其内侧与内部传热翅片相连;风扇直接架装在外部传热翅片上,外部传热翅片安装在保温层的外部。其中加装的(微型)循环泵是用来推动水在高热流密度的内部传热翅片上反复循环流动来实现强制换热;从而达到超快速、超大制冷(或加热)能力的目的。同时,由于循环泵的强制推动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胆体内部传热翅片上严重结冰,从而避免冰堵不出水等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高效强制换热电子冷、暖器可广泛应用于饮水机、冷饮器、自动售卖机等小家电中,具有结构紧凑、制冷(或制热)速度快、出水能力大、防止胆体内部冰堵不出水等多种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在饮水机制冷中的实施例,具体包括:
(微型)循环泵1、内部传热翅片2、TEC热能转换器3、风扇4、外部传热翅片5、胆体6、保温层7、进水管8和出水管9等共同组成;如图1所示,水(或流体)从进水管8进入胆体6内,通过用(微型)循环泵1来推动水(或流体)在内部传热翅片2上反复循环流动来实现强制换热,其中在保温层7间装有热能转换器3,其内侧与传热翅片2相连并换热,外侧与外部传热翅片5相连接,风扇4架在外部传热翅片5上散热,保温层7用来实现对胆体内换热后液体实现保温,换热后液体从出水管9流出。其上加装的(微型)循环泵1中与水接触的泵体和过水管路都是采用FDA食品级材料制作的潜水泵。图2所示的是(微型)循环泵1安装在保温层7外的应用例。在(微型)水泵的强制流动作用下,既能获得接近冰点的超低水温,又能有效地控制胆内产生冰堵,同时还能阻止结冰等热阻急剧增大现象的产生。大大提高了传热速度和制冷水能力,从而实现了快速制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家梁,未经丁家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