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管式沉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630.0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宇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21441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沉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用器材领域,尤其是修筑堤坝、河床的器材。
背景技术
堤坝、河床是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不仅在大江大湖需要修筑,在河口海岸也需要修筑,用于洪水的拦截、水浪侵蚀的保护、渠道的畅通。由于堤坝所处的环境不同,承受的冲刷作用不同,面对的水质也不同,有些面对大风大浪、有些面对永远不断的涓涓细流、有些面对水质较高的中性流水,有些面对盐分较高的海水,有些面对杂质较多的工业废水,所以对堤坝、河床材料的要求不仅强度高,施工性能好,而且还具有化学物理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堤坝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构件和石材,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但加工量大,耐蚀性差,成本高,在堤坝上也使用装了沙土的草袋或塑料袋,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强度低、易破损、不耐腐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以在水利工程上需要满足各种环境下均能使用的优良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强度高,耐水流冲刷、耐阳光辐照、施工容易、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柔性管式沉床垫。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柔性管式沉床垫具有上下两层耐蚀机织土工布,在耐蚀机织土工布上每隔30-50cm具有纵向缝合两层耐蚀机织土工布的直道,两条缝合直道之间形成一个管道,管道中充填有沙土料,在管道的两端各缝有横向缝合道,每个柔性管式沉床垫由多个平行的管道组成。
所述耐蚀机织土工布为丙纶机织土工布,在沉床垫的上面固定有绿色丙纶无纺布。
使用时先将已缝制好纵向缝合直道和一端横向直道的丙纶机织土工布运到堤坝、河床等施工现场,平展开,连续地铺盖在堤岸、河床上,然后就近取沙土,装入管道中,再缝制另一端的横向缝合道。也可以在制作好的柔性管式沉床垫上面再制作新的,层层叠起来,达到一定高度起到加固堤坝的作用,由于沉床垫上面固定有绿色丙纶无纺布,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如下:
1、堤坝、河海岸边激流冲刷处;
2、河流、沟渠被流水浸蚀处;
3、被暴雨洪水毁坏的水利工程上;
4、矿区、河床、水土流失区。
以上各现场均可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防护、治理或美化环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沙土就地取材、成本低,比混凝土结构和石材结构可节约成本25-35%.
2、抗老化、抗紫外线性能好,机械强度和抗冲刷、浸蚀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3、具有良好的水份渗透性和植物枝芽的穿透性,适合自然植被的生长,有利形成绿色景观。
4、适于覆盖在水土流失、沙尘发源地,有利于对沙尘的防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管式沉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叠合在一起的两层丙纶机织土工布1上每隔40cm缝制有一道纵向缝合道2,在相邻的两条纵向缝合道之间形成了一个管道,在管道中填充有沙土料,在管道的两端各缝制有横向缝合道3,在沉床垫的上面固定有绿色丙纶无纺布4。在施工时可将本实用新型连续展平覆盖在现场,所有沉床垫互相连接,不留缝隙。为了达到绿化的目的,可在注入的沙土中加入植物种子,待到植物发芽,枝叶穿透到外面,长大后,根部可扎入下层土壤内,从根本上起到防风固沙绿化的作用。对于使用在防洪堤上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层层叠起来,达到所需的高度,起到加固堤坝的作用。
相邻两条纵向缝合道之间的距离为30-50cm,实际采用了距离取决于方便填充沙土料为原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宇,未经王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