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838.0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月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322 | 分类号: | A61B17/322;A61B17/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2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齿钩 额头 拉皮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额头拉皮手术用的拉皮定位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额头拉皮手术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术后固定的一直不甚理想。进行拉皮手术切除部分皮肤,并剥离额头组织后需要对额头的皮肤组织进行固定,现在额头皮肤组织的固定技术有缝线和穿皮式骨钉固定两种,但其效果皆不甚理想。无论是用单点缝线固定,还是是采用钛螺丝固定,它们都属于单点式固定,其额头皮肤组织承受的张力都很大,容易造成组织逐渐断裂分离,而使固定点松脱,丧失原来该维持的效果,或是提早回复原状,影响其持久性,从而使手术失败。并且钛螺丝不可降解,不能被人体吸收,患者拉皮手术后总有异物感觉,增加心理负担,1-2年后还需要对患者进第二次手术,将骨内的钛螺丝钉取出,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所有单点固定的产品压力的集中均要比多点固定的产品高很多,高度集中的压力会导致组织变形、毛囊丧失从而使固定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被人体吸收,固定效果好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有齿钩板1,齿钩板1正面上设有倾斜的齿钩2,齿钩2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夹角为10-90°,在齿钩板1的背面上设有底柱钉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各齿钩2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夹角为50-60°。
所述的齿钩板1呈正三角形,每边长度为10-30mm。
所述的齿钩板1的厚度为1-2mm。
所述的齿钩板1正面上设有五个呈向上倾斜的齿钩2。
所述的齿钩2的齿尖长度为1-5mm。
所述的的底柱钉3设置在呈三角形的齿钩板1的背面的一端头上。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单点固定式相比,压力的分布比较均匀,能将张力平衡分配至广阔的区域借以固定软组织,从而减小手术时间,帮助缩小伤口,进而获得最大的固定强度,并维持力道,保持时间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齿钩板1的正面上设有多个倾斜的齿钩2,背面上设有底柱钉3。齿钩板1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优选设置成三角形,以保证固定时的稳定。齿钩板1的每边长度为10-30mm,厚度为1-2mm,设置成各种型号,根据具体的手术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底柱钉3的长度在2-5mm,它用于与手术时在颅骨外板上面钻的一个孔相固定,给整个装置提供固定力。齿钩板1上的齿钩2设有多个,以使与接触的软组织受力均匀,不会由于受力过大而发生组织断裂分离。齿钩2可以具体设置成五个,其齿尖长度在1-5mm,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合适长度。齿钩2呈向上倾斜且分两排排列在齿钩板1的正面上,一排为二个,另一排三个,它们彼比平行,与之对应的底柱钉3设置在呈三角形的齿钩板1的背面的一端头上,如图3所示,它与两排齿钩2共同组成间隔均匀的三排,以均匀分布在呈正三角形的齿钩板1上,以保证既可以提供给齿钩板1固定力,又可以使齿钩板1正面上的齿钩2受力平衡。本实用新型的齿钩2为带尖头的柱形体,其向着底柱钉3的方向倾斜,它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角度为10-90°,以使皮肤的软组织与齿钩2接触后不会滑落。齿钩2与齿钩板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50-60°,因为在此范围内可以对皮肤起最好的支撑效果,保证固定后的皮肤不会发生移位。齿钩2的尖端可以设置成倾斜的尖状(如图1、图3所示),既可以方便进入到皮肤软组织内,也加强了拉皮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各种医用材料,优先采用聚-DL-乳酸,因其可被人体降解吸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次性注塑成形工艺生产得到。
手术时,在头顶发际线后的2cm处,取正中及左右共4个1至1.8cm的伤口,用剥离器进入头皮在骨膜下剥离,将头皮由前额至后枕部完全与头骨分离,然后切除部份头皮,将齿钩板1上的底柱钉3放入到头骨外板上面钻的一个孔中,再将头部松驰下坠的皮肤拉至理想位置,此后将额头部份的皮下软组织按到齿钩2上,使之钩挂在齿钩2上,实现本实用新型拉皮的目的。最后再进行下一步手术处理即可。经过6-12个月后,本实用新型会被人体自行溶化,降解吸收,此时额头位置手术后的软组织已经牢固的贴附在新的骨膜位置上,达到额头皮肤向上提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月玲,未经王月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